關於勵志的日誌大全

  兩點之間未必直線最短,有時迂迴曲折能夠更快地抵達終點。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日誌激勵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沒有人願意為你的“美麗而無知”買單

  文|蘇紅

  第一眼是人間仙境,一切都雲山霧罩,美輪美奐,讓人恨不能馬上拜倒在其石榴裙之下;第二眼是水落石出,粗魯的舉止和低劣談吐已經殘忍地暴露出其真實層次,讓人大呼這當上得真過癮;第三眼則是世界末日,當別人透過美貌華服看穿其荒蕪的內心和低俗的品位,恨不得避之千里。此三重境界一過,任何三分鐘美女即刻現形。

  我參加過很多party,在這些燈紅酒綠的地方唯一不會少的就是各種美女,她們穿著高貴的禮服,披一襲華貴的皮草,渾身閃耀著珠寶的光輝,舉手投足間都露出藏不住的貴氣和傲慢……在這種場合,語言和內心顯得多麼蒼白,只有武裝到牙齒、隆重登場才是最有力的語言,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迎合這浮華的場合、別人的眼光還有自己的虛榮心。

  的確,這3分鐘的珠光寶氣,可以為你掙足面子,但3分鐘過後呢?希望你的氣質和談吐不要成為大家的笑點和談資,不要讓大家尊稱你一句“3分鐘美女”。

  女人生來就是被欣賞的,這點固然沒錯。毫無疑問,如果一個女人對異性沒有任何吸引力,那也確實夠可悲、夠可憐的。但僅僅為了吸引男人,而去濃妝豔抹、搔首弄姿又顯得多麼媚俗和矯情!這樣做換來的也只會是別人的輕賤和鄙視。

  我樓下住了一個女孩,剛剛大學畢業,年輕貌美,正處在人生的大好年華,卻不去工作,經常逛街、吃飯,往回提大包小包的奢侈品,和一個行蹤不定的男人隱蔽在眾人的眼光之下,過著見不得人的地下生活。不用說,你一定能猜得出來——她被包養了。條件是,那個男人滿足她一定程度的物質享受,但她必須鑽進男人設好的“籠子”,像金絲雀一樣乖乖地聽話,並且學著討好“主人”。

  既然是圈養,就難免會失去一些自由和話語權。有一次,那個男人的老婆給他打電話,女人的嫉妒讓她在男人面前牢騷了幾句,男人卻一氣之下把她的頭髮全都剪掉了。

  她哭著來找我傾訴,我問她為什麼不離開這個男人,一聽我這話,她瞬間便沒了底氣,說這個男人對她也挺好的,只是偶爾才這樣。從她的言不由衷中,我聽出了她的心思。是的,她也只能這樣說了,因為她不看新聞、不懂經濟,也從來不看書,哪怕是賬單,也不會在家裡學學插花、茶藝,好讓這個男人離開時對她多少有點留戀。她只愛錢,愛把自己捯飭得花枝招展去勾引男人,她的伎倆僅此而已。

  即便是這樣,她的青春又允許她能被包養幾年呢?等不到她人老珠黃,那個男人就會找一個和她差不多,但更年輕的女孩把她換掉。即使青梅竹馬的結髮夫妻都會有色衰而愛弛的悲劇,更何況是僅靠容貌和身體換來的短暫利益交換呢?

  而女人作為妻子,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即使把愛情修得個功德圓滿,婚姻到頭來也不過是往日的激情轉化為平淡的親情。夫妻能不離不棄,相互攙扶已是上上等美事。更何況總是有一些類似上面的女孩,對我們的男人虎視眈眈,時不時想竊取我們的“勞動成果”呢?如果老公再時不時想跳出婚姻的圈子,出去打點野食,這時我們如果只剩下一張暗黃、充滿皺紋的臉,還有什麼條件和自己的男人去談判呢?

  所以,女人終歸要把自己交給自己,這樣不會在不得不離開婚姻時,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女人要美麗,這一點兒都沒錯。但千萬不要讓這種美麗流於表面,限於淺俗,因為青春終會逝去。所以,我們一定要想想,除去曾經美麗的容顏,我們的人生裡還會剩下什麼?

  女人們,請多讀書吧,這是最物美價廉的武裝頭腦的方式;請優雅地欣賞藝術吧,它最能淨化心靈,洗淨我們長期被世俗汙染的身心;但我們更要擁有獨立掙錢的能力,因為只有經濟獨立了,才可以思想獨立,才不會為了生活被任何人擺佈。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男人願意為我們的“美麗而無知”埋單,只有美麗的智慧可以保佑我們終生,一個女人只有憑藉自己的努力才能換來應有的自尊和魅力。這樣,我們在回顧這一生時才會覺得自己活得真實、精彩,沒有辜負曾經的青蔥年少,也沒有辜負後來的歲月滄桑。

  :困境沒有想象中的可怕

  文/文柯

  是的,其實困境並沒有我們想象中可怕,不要高估它,只要你敢於面對它就能戰勝它!心理學家羅納講演完後,總有人來找他說:“嗨!我現在的處境糟糕透了,我必須好好和你談談。”羅納此時就會反問他們:“這難道是你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嗎?”

  這往往讓他們無語而陷入沉思。“不是,”但他們往往會這麼答道,“現在這個遠不及最困難的時候。”“那好。”羅納接著說,“如果我們用你度過最艱苦時刻的狀態去應付現在的話,你將會很快渡過面前的這個難關。”

  這方面,羅納有切身的經歷。那是一次冬季飛行***他曾經是飛行員***,羅納突然感到飛機上比自己想象的要熱一些。羅納飛機上的除凍器是將空氣從熱的發動機裡帶出來——這和汽車上剛好相反。這些空氣通過一個彎曲的加熱管道然後以很高的溫度噴向座艙,儘管其中混雜了周圍的空氣,但它還是使座艙越來越熱,遠超過你能忍受的程度,所以你不能讓除凍器執行時間超過你想要的時間。

  羅納注意到了座艙越來越熱,他伸手過去想關掉開關,但是他發現它已經是關閉狀態。他知道,飛機系統出了故障。羅納想盡辦法,都阻止不了越來越多的熱空氣奔向駕駛艙,他沒有辦法控制溫度。那時,他們正飛行在惡劣的冬日風雪中——暴風、大雪、冰雹等等,外面情況險惡,裡面還有一個更大問題,熱浪在座艙中肆虐,他卻毫無辦法。

  羅納發訊號給控制檯,解釋自己的處境,他決定不去原定的目的地密西根,而是儘快返回他們起飛的地方。羅納找到一個安全的區域,在控制檯的允許下作低空飛行。那樣他就可以儘快用掉燃料而返航***飛機帶著滿滿的燃料在結冰的跑道上降落是很危險的,因為冰上的高速降落會將飛機超重的部分丟擲去。那時還有大約4噸燃料要用完***。那時,所有的熱氣都已湧人座艙,熱得羅納幾乎無法進行思考。

  降到低空後,羅納做了個270度大旋轉,並做了一些技巧動作來加快耗掉燃料。點燃後燃器,而後將它關掉,同時又將油門推回到後燃器位置,這樣燃燒器有三次要點燃,但多餘的燃料會從尾管中源源不斷地排出去。這可能是“最差”的一種掛彈燃料的方法了。突然,座艙內充滿了煙霧,羅納的雙眼開始流淚。除凍器也受不了高溫,開始報警。那時他真想將駕駛艙頂篷“彈”掉來逃離熱氣,但惡劣的天氣仍會使無頂篷的著陸危險不堪,因而座艙的煉獄還在繼續著。

  飛機的燃料耗得差不多了,羅納和要著陸的機場聯絡,想直接飛回機場。人人都知道這很危險,因而羅納徵求地面控制臺的意見。地面控制臺告訴羅納,由於機場風雨突然反向,著陸必須和平常的方向相反。他們正匆忙計算一些資料,無法立即給他關於降落的資訊。羅納的眼睛開始刺痛,眼淚已讓他無法看東西了,幸運的是呼吸還沒有問題,因為有氧氣罩。

  最後,地面控制臺開始指引他降落。羅納什麼也看不見,雲霧幾乎籠罩著地面,他們讓羅納從最小傾斜度降落,那樣如果低空沒有云層的話,可以再兜一圈重試。羅納衝出了雲層,但前方卻沒有跑道,跑道在他左邊300米處。一切危險都在今天來了。羅納把操縱桿向前推,飛機上升,又飛回了雲層。

  “讓我們告訴你如何做。”地面控制臺說道,“我們來告訴你何時轉向及轉多少度角,以及何時離開。”羅納仔細按照他們的指引去做。他在風雪中如瞎子般地飛翔著,祈禱來自地面的聲音能讓自己從雲層中鑽出來,出來時一個長而細的跑道能夠正好展現在自己的面前。第二次,恰好羅納飛到一個雲層開裂處,他能看見了——否則只好再重來一次。穿過雲層,他能分辨出自己所處的位置,這次他只是偏右了50米,他即向左轉了個70度的大彎……好了,這次正對著跑道。但是此時,羅納已經快到了跑道的盡頭了,如果他試著降落的話,到跑道盡頭處飛機肯定還會有很高的速度——這不是個太好的主意。

  這時,羅納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沒有選擇的話,那麼就勇敢迎上去。”除了將飛機拉起來盤旋一圈後再來一次,他別無選擇。再試一次是很危險的,因為有很多細小的東西要校對,那一刻,羅納毫無遺漏地照控制檯發給自己的指引去做。現在有個好現象,就是座艙開始變涼快了,但此時,羅納又陷入燃料即將耗盡的困境中,他開始後悔放掉了那麼多燃料,現在飛機只剩下可再操作一次的燃料。他呼叫:“如果此次我還不成功的話,給我指定一個人煙稀少的區域,我將跳傘。”

  羅納又來了一次,這次,當他還在雲層中時,控制檯就告訴他太靠左了。於是,他向右轉了一些。但是控制檯又重複道:“你太靠左了,立即向右轉!”羅納還是看不到跑道。但基於兩次右轉嘗試,他想:“我可能已經到了正確位置,憑感覺我不想再改變位置了。”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決定是聽取別人的建議還是相信自己的感覺。羅納飛快地做了選擇。一旦做完選擇,他就會面臨三個結果:五秒鐘內,他可能在跑道上,可能在降落傘上,還可能死去。羅納當然選擇降落在跑道上。毫無疑問,他根本就不想跳傘。當羅納衝出雲層時,跑道正擺在他面前。飛機著陸了,就在羅納將飛機停下來時,發動機自動熄火了,燃料已用盡了。

  回頭想想,如果這期間羅納沉浸在浪費時間和精力來抱怨該死的情況的話,他會毀了自己和飛機。幸運的是,羅納沒有抱怨,而是泰然處之。此後,每當處於困境和情緒低沉時,羅納總是對自己說:“這難道比那次空中遇險還要糟嗎?當然不!我想如果那時我能挺過來,什麼事我都會挺住的。”是的,其實困境並沒有我們想象中可怕,不要高估它,只要你敢於面對它就可能會戰勝它!人生是有苦難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在苦難堆積起來的人生中,瀟灑地走一回!

  :與眾不同背後,是無比寂寞的勤奮

  ***作者:吳曉波***

  1902年,27歲的詩人里爾克應聘去給62歲的畫家、雕塑大師羅丹當助理,在初出茅廬的詩人的猜想中,名滿天下的羅丹一定過著十分浪漫、瘋狂、與眾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實景象與想象中的大相徑庭,羅丹竟是一個整天孤獨地埋頭於畫室的老人。里爾克問他:“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羅丹沉默片刻,然後及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只要工作。還要有耐心。”

  是什麼讓某些人變得與眾不同?我覺得羅丹說出了真正的祕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夠的耐心。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一夜成名,張愛玲說過的,“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句話真的耽誤了很多少年人。其實,你如果把人生當成一次馬拉松長跑的話,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麼重要的事情嗎?

  我身邊有著很多與眾不同的傑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義上是這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於自己的工作中。

  在我熟悉的中國經濟學家中,張五常大概是天賦最高的一位,他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就差點兒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他又是一個十分勤勉的人,早年為了寫《佃農理論》,他把十幾箱原始檔案一一分揀完,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於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經是一位年近80的老人了,可是每週還要寫兩篇1500字以上的專欄文章。

  在我瞭解的當代西方學者中,英國的尼爾-弗格森是公認的“神童”,他的研究領域橫跨歷史學、經濟學與政治學三界之間,不到30歲就被牛津大學聘為研究員,40歲時被《時代》週刊評為“影響世界的一百人”。可是他的勤奮又是非常人能比的,為了寫作《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書,他和助理們翻閱了羅氏家族百年以來的上萬封家信及成噸的原始資料。

  所以,在與眾不同的背後,往往是一些不足與外人道的辛苦。他們簡單地長跑,簡單地做一件事情。他們做事,只為意義本身。所謂的成功,只是一個結果,它也許水到渠成,也許永無來日。

  與眾不同的東西,往往在製造的過程中是枯燥的、重複的和需要耐心的。

  在流傳至今的明清漆器中,有犀皮斑紋的是最昂貴的,幾乎一器難求。在很長的時間裡,人們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製作出來的。後來,王世襄終於在他的書中把祕密洩露了出來,它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工匠製作犀皮,先用調色漆灰堆出一顆顆或者一條條高起的底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顏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乾透了再磨平拋光,光滑的表面於是浮現細密和多層次的色漆斑紋。當我讀到這個祕密的時候,突然莞爾:

  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麼是血,要麼是汗,要麼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

  再來看看大佬們的勤奮吧!

  雷軍:在業內有“最勤奮的CEO”之稱,據金山董事長求伯君說,16年來,雷軍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16年的勤勤懇懇,鞠躬盡瘁,終於有了足夠的積累,最終厚積薄發、創辦小米。

  蘋果CEO庫克:每天早上4:30起床發郵件,5:00出現在健身館,而且往往還是晚上辦公室走得最晚的人。

  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每天從健身開始,通常是跟他夫人一塊騎車,然後6:00到辦公室。

  陸奇:微軟總部高層裡惟一的華人陸奇通常凌晨3點起床,跑步5公里,然後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

  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生活規律,每日清晨4點起床,游泳、早操、跑步、讀書,到9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之後宴客。

  李嘉誠:87歲還在工作。早上6點起床後先鍛鍊一個半小時,包括打高爾夫球、游泳及跑步,他也需要鬧鐘,通常會訂兩個叫早。

  郭臺銘:起床時間據說也是四五點,起來後游泳或跑步,七點到辦公室,一直工作到深夜,自稱創業35年以來,每天平均工作15小時。

  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還努力!世界上更可怕的事情是:出身比你好的人,比你聰明,真的還比你努力!

  世界上最最可怕的事情是:出身比你好的人,比你聰明努力,還比你有遠見、抓住了更多機會!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