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知識要點整理歸納

  語文,是新中國人文教育科學中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範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的基礎學科。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1、西門豹這篇課文講的是在戰國時代,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刻劃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讚揚了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

  2、課文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順序,先寫了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後,通過調查研究,弄清這裡貧窮的原因;隨後重點寫了西門豹是怎樣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後寫西門豹發動老百姓興修水利,使莊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3、西門豹治鄴的事蹟,表現在三個方面:調查→除害→開渠。如果按照故事情節發展變化,可分為:故事發生***鄴地田園荒蕪、人煙稀少***→故事發展***調查原因、掌握證據***→故事高潮***嚴辦首犯、為民除害***→故事結局***興修水利、改變面貌***。

  4、你覺得西門豹是一個怎樣的人?西門豹是一個有智慧、講策略的人。

  5、西門豹用了什麼方法懲治巫婆和官紳?他的辦法妙在哪?

  先找個老大爺摸清河伯的底細,再利用河伯娶媳婦的機會把巫婆和官紳扔下河。

  方法妙在:

  1、安排周密。2、不動聲色。3、假戲真做。4、講究策略,區別對待。

  二

  字:系、擋、懂、解、嫌、插

  詞:假日、漂流、國旗、迷路、鮮豔、凝視、花瓶、芬芳

  重點句子:

  1、在國外讀書的第一個假日,我決定做一次漂流旅行。收拾好揹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舉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便出發了。

  2、不久,筏子漂到了水勢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圍一片漆黑,我想大聲呼喊,給自己壯膽鼓勁。還沒等喊出口,只覺得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

  3、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這面做工精緻的五星紅旗,經過河水的沖洗,依然是那麼鮮豔。

  4、“可以嗎?交換吧。”老闆衝著我打手勢。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5、這時我才發現,在我床頭的花瓶裡,有一束美麗、芬芳的鮮花,花叢中插著那面心愛的五星紅旗。

  一、理解詞語的意思

  無影無蹤:一點影子和蹤跡都沒有。

  荒無人煙:荒涼寂靜,沒有居民。

  無奈:沒有一點辦法,無可奈何。

  二、理解文中重點詞句。

  1、從“頭和身子被撞傷了好幾處”“筏子和揹包都無影無蹤”“荒無人煙的大山裡”轉了近三天,這些都說明“我”當時的處境非常困難,急需幫助。

  2、“我愣了一下,然後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這時“我”可能在想***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代表一個國家的尊嚴,我不能用國旗換麵包。***

  3、“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我”寧可餓死也不用國旗換麵包***,表現出***“我”強烈的民族尊嚴***。

  4、老闆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奈——驚奇——敬佩***,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因為老闆看到“我”這麼珍惜國旗,熱愛自己的祖國,寧可餓死也要維護國旗的尊嚴,他被我的愛國精神所感動,所以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5、你想對面包店老闆說些什麼?

  ***麵包店老闆,國旗是我們中國的象徵,代表我們國家的尊嚴,你不應該要求別人用國旗換麵包。但你後來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我應該感謝你!***

  三、在《一面五星紅旗》這一課中,青年是一個維護國家尊嚴、自尊、愛國有民族氣節的人。

  四、本課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幾乎不直接寫“我”說了什麼話,也沒有直接描寫“我”的心理活動。在與麵包店老闆交流的過程中,都是通過“我”的表情和動作的變化來表達內心情感,如“猶豫”“展開”“凝視”“搖搖頭”“向外走去”等詞語和短語。

  

  一、理解詞語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緊迫。

  二、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1、“顫抖地舉起來”說明他十分害怕。“又……又……”說明他內心非常矛盾。

  2、一系列的動作體會到他思想鬥爭激烈,但為了救小姑娘,最後下定決心舉起手來。

  三、抽血過程中阮恆一開始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並迅速用手捂住臉。又過了一會兒,他開始嗚咽,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醫生安慰他,他立刻停止了哭泣。

  1、這段話抓住阮恆的***動作、表情***的變化寫出了他當時獻血時***緊張、害怕***的心情。

  2、這段話中作者寫了阮恆4種不同的哭法,分別是: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3、“不時的啜泣”和“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意思有什麼不同?***不時的啜泣是抽抽搭搭地哭,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是指延續不斷地低聲哭。***說明了***阮恆心裡越來越害怕。***

  4、“***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可以看出阮恆內心因害怕而痛苦,又不願意讓別人知道。

  5、阮恆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有什麼痛苦呢?***他一想到自己即將死去,心裡就感到害怕,又不想表露出來,這使他更痛苦。***

  6、他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心情?既然如此,那阮恆為什麼願意獻血?說明阮恆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因為他害怕把所有的血都獻給那個小姑娘,自己就會死。因為他想那個小姑娘是他的朋友,不能見死不救。說明阮恆是一個為了朋友無私奉獻的孩子。***

  四、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恆,阮恆立即停止了哭泣。醫生會說些什麼呢?

  ***醫生會說:“不要害怕,輸血不會有危險,你更不會死去,一會就好了。你這樣愛朋友、幫助朋友,你真棒!”***

  四

  一、《亡羊補牢》

  1、理解成語的意思:

  亡:丟失補:修補牢:羊圈

  亡羊補牢:丟失了羊修補羊圈。比喻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犯了錯誤要及時改正。

  2、課文中能說明這個成語意思的句子是?——***他趕快堵上了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3、理解: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養羊人認為羊丟了,修補羊圈於事無補。***

  4、理解: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了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二、《南轅北轍》

  1、理解成語的意思:

  轅: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槓。轍:車輪走過後,路面壓成的痕跡。

  南轅北轍:一個人本來要往南邊去,卻駕車向北行。比喻有些人行動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動越賣力離目標反而會越遠。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認準正確的方向才會成功。

  2、課文中能說明這個成語意思的句子是?

  ***楚國在南邊,那個人硬要往北邊走。***

  3、這個人往北走的原因有:馬跑的快、車伕駕駛技術高超、帶的盤纏多。

  4、我想對這個楚國人說:“朋友,楚國在南邊,你卻硬要往北邊走。你的馬越好,趕車的本領越大,盤纏帶得越多,就離楚國越遠啊,還是聽聽勸,快往南走吧!”

  三、《亡羊補牢》中的養羊人和《南轅北轍》中的去楚國的人有什麼不同嗎?

  ***《亡羊補牢》中的養羊人雖然在第一次丟羊後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修補羊圈,但在第二次丟羊後人士到自己不應該不停鄰居的勸告並及時改正了,而《南轅北轍》中去楚國的那個人卻不聽朋友的勸告,執意往北方走,結果離目的地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