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我的家文章

  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沒有父母的愛,這樣的家庭往往是不幸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我的家庭,我的父母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但是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家的構成有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單親家庭,和聯合家庭多種。而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屬於核心家庭,是由爸爸,媽媽和我構成的。在我的家裡充滿了和睦,歡心。

  天下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但是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視我們為掌上明珠,無微不至的關心愛護我們,使我們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

  在我看來父母永遠是愛我們的,但是各有各得愛法,在大多數的家庭中“母愛如水,往往溫柔細膩;父愛如山,往往深沉嚴格。在我家就是這樣的。

  記得有一回考試我考了全班第6名,我高高興興的跑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聽見了自然是臉上露出了滿臉的笑容,忙問我晚上想吃些什麼並讓我晚上一定要告訴爸爸,讓他也高興高興。爸爸晚上回來了,我忙跑過去告訴爸爸這個好訊息。但爸爸則是一臉的平靜,過了一會爸爸則對我說“考得也不怎沒樣嗎。下回考了第一再來告訴我吧。”我聽了這話,真是非常的鬱悶——其實我總是在10名以外轉悠,這次考了第6名也是非常大的進步啊!不過事後我也明白了這是父親式的鼓勵,我應當繼續努力。

  父母的愛就是這樣——無私,永恆,無微不至,不求回報!

  我愛我的家庭,我愛我的父母!

  :我愛我的父母,我愛我的家

  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記載著我們一路上的歡喜悲痛,收集著我們追夢旅途中的坎坷經歷。那些童年的天真,青春的熱情,全都定格成照片,貼在我們的心房。那些風雨無阻的彩虹,那些坑坑窪窪的泥潭,是我們人生的課堂……

  我是在父親強壯的肩膀上長大的:小時候,父親用肩膀扛起我,我覺得爸爸的身體真健壯。我是在母親的懷抱里長大的:小時候,我常在母親的懷裡,聽她講《醜小鴨》、《小紅帽》、《青蛙王子》……感覺媽媽懂得真多。

  我感嘆到:“有家真好!有爸爸媽媽真好!”

  漸漸的,家好像離我越來越遠。爸爸的目光變得嚴肅了,我成績不理想時,他會狠狠地訓斥我。媽媽那些動聽的故事也漸漸被煩人的嘮叨所取代……

  我感覺,我對這個家來說,似乎已經不重要了。我常常想:“家是什麼?難到就是吃飯、睡覺的地方?”我對家有些懷疑了。

  懶懶的夕陽西下,懶懶的我懶懶地躺在沙發上。鄰居家的叔叔阿姨正領著他們年幼的孩子在樓下悠閒地散步,他們的歡聲笑語灑滿一路。望著這個溫馨的家庭,我的腦海裡湧現出許多片段:生病時,媽媽不分晝夜地照顧我;遇到難題時,爸爸耐心地給我講解;天冷了,爸爸媽媽叮囑我多穿衣服;我獲得榮譽時,他們自豪地稱讚我……

  我的眼眶溼潤了,回想起來,爸爸的眼神好像不再那麼嚴肅了;媽媽的嘮叨聲也不再那麼煩人了;我對家的懷疑,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門開了,是爸爸媽媽回來了!“爸爸!媽媽!”我高興地喊著。

  家是大樹,也許它無法給予你甜美的果實,卻永遠可以為你遮風擋雨;家是港灣,也許它無法帶給你豐富的捕獲,卻永遠可以為你擋住外面的風暴。

  我愛我的家,那是我成長的地方。我愛我的父母,是他們引領我成長。

  :我的父母

  母親在家鄉是很有名氣的地方戲曲演員。50年代初,縣劇團剛剛成立,父親擔任團長,招來了三名演員,其中就有母親。當時母親只有十九歲,她年輕漂亮,扮相美,嗓音甜,身段好,演青衣角色,學誰像誰,很快走紅。那時,母親一天工資五萬元***相當於現在的五塊錢***,喜歡看她戲的人都叫她“五萬旦”,後來“五萬旦”就成了她的藝名。她的演出海報三張大紅紙寫一個名字。有人為了追著看她,常有跑丟了鞋的。下鄉演出,每到一處都是“萬人空巷”,方圓十幾裡的人都來看戲。提起“五萬旦”,家鄉幾乎無人不曉。父親精通打擊樂,對母親藝術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幫助。不久,他們便相愛結婚了。

  正當母親的藝術生命如日中天時,厄運降臨在她的身上。我的家鄉是山區,交通不便,下鄉演出倒臺時都是徒步,只有主角才能騎毛驢什麼的。1959年一次下鄉,母親騎著一匹駱駝,同時還馱著兩個裝滿了服裝的戲箱。走到村前的一個牌樓閣時,由於閣下拱型門矮,母親被撞了下來,戲箱砸在了右腿上,“迎面骨”骨折。

  當時的縣醫院,無論醫術還是醫療裝置都很落後,斷骨接上後一檢查,骨頭錯位沒對正。這樣就算好了人也會瘸,不能再上舞臺。這對父母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承受的打擊。如果因為這條腿斷送了母親一生的藝術生命,那真是太殘酷了,那年母親只有25歲。父親不甘心,帶著母親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去求醫。

  到了北京,人地兩生。醫院說手術難度大,床位緊張,不收。父親軟磨硬泡,終於感動了醫生,院方以母親是演員為由決定特殊照顧准予住院。住院後一檢查,需要割斷重接;而腿割斷後,錯在外面的骨頭需要磨去新茬才能對接。可是磨完後再接在一起,這條腿也還是會短一些,仍不能上舞臺。這就需要斷骨之間加一塊骨頭墊起來,用鋼板固定。當時買一塊骨頭需要很多錢。父親雖是劇團團長,但劇團是自負盈虧單位,作為一名黨員,他也不能把錢拿出來給母親治腿,所以決定不買。人的身上只有髖骨可以取,可那時母親正懷著二弟,髖骨後移取不了,父親毅然決定取他的。就這樣取了父親的一塊髖骨,分成拇指甲那麼大六塊,接在了母親的腿上……

  四十多年了,母親腿上帶著父親的骨頭,在舞臺上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深受人們的喜愛,一直到退休還經常演出。

  生活中,母親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她的工資比父親高,名氣比父親大,但是,他們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在風雨中已走過了四十七年。從他們身上,我懂得了愛的本質是給予,我雖然沒有聽過父母說“我愛你”這類的話,但是他們是相知之愛,患難之愛,生死之愛。這是讓現代人羨慕的愛情。如今滿大街的流行歌曲都是我愛你,你愛我,連幼兒園的小孩都在唱***。而生活中的愛情又怎樣呢?父母的愛情比起現代人來,雖少了幾分虛浮、躁動,卻多了幾分深沉與真摯。父親的骨頭長在母親的腿上,愛情的玫瑰花開在他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