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思鄉之情的隨筆文章

   讀一首好詩,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從余光中的鄉愁中我們感受到了那一絲鄉愁,更加的思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

  念舊日到,所有人都停止了工作,閉上雙眼,慢慢回憶。

  記憶被喚醒,一點點一點點從封印中慢慢流出。最後,封印終於被衝破了,記憶一湧而出。

  哦,已經是20年後了。我曾上的學校肯定也變了吧。變成了一個像糖果屋一樣有魅力的學校吧。有更多孩子的足跡、更多孩子可愛天真的笑臉,塗滿了回憶直入心田。她現在肯定更美了,更讓大家喜愛了吧!

  她——我那可愛的母校,我何時能回去呀!

  我以前的家,是否還是那麼溫馨?可能早已佈滿了灰塵,早已爬滿青藤了吧。或許還長出了一小叢綠草、幾朵野花,還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的娃娃,是不是還坐在那籃子裡,靜靜地等我,鈕釦做的眼睛裡,高光還是那麼閃亮。

  我溫馨的家園,我何時能回去呀!

  斑斑駁駁……

  哦,我何時能回去,回去從前的家呀!它最瞭解我心靈的呼喚……

  我呼喚著家,希望她能給我點安慰,減少我的痛苦。我的眼淚滴在了手上,凝結了深深地悲傷,所以如此冰冷。

  我何時能聞到故鄉的味道?我何時又能重新回到故鄉的懷抱!淚水浸溼了心,浸溼了回憶。眼淚不願停止,不停流淌,飽含了情感,飽含了一個離家許久的孩子的情感。

  關於2

  讀一首好詩,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重讀余光中的《鄉愁》,我才真正體會詩中那濃濃的鄉愁。

  對於一個常年漂泊海外的遊子,“鄉愁”便是他們心中永恆的主題。

  幾筆平素的語言中,滲出的是濃濃的鄉愁。小時候,一張小小的信箋寄去了對母親的問候,帶去了一份鄉愁。長大後,一張窄窄的船票,那是與新娘的相聚,載去的是一份離別的鄉愁。後來啊,一方矮矮的墳墓,是那割捨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遊子的心,誰能讀懂,這簡練的語言中又濃縮了多少的情感!從小時候的鄉愁到現在的鄉愁,同樣的鄉愁,不同的心情!從思鄉、思親昇華到思念我們偉大的祖國。那一灣淺淺的海峽,隔斷了大陸和臺灣,但是它又怎能隔斷兩岸深情的呼喚、企盼和守候呢?那一聲聲從心底發出的呼喚,對大陸、對祖國母親的呼喚,對渴望祖國統一的呼喚,將怎樣震撼著中華炎黃子孫的心啊!

  《鄉愁》,短短的四小節,反覆地詠歎,道不盡的是鄉愁,凝聚的仍是鄉愁。

  余光中用《鄉愁》這首詩來聊以慰藉,讓我感到詩人那種“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的悲壯,那種“思念故鄉,鬱郁累累”的沉重心情,這正是一顆遊子的心哪!

  讀《鄉愁》,是中國人與中國人在用心說話,在用心交流。讀了《鄉愁》,遊子的那顆火熱赤誠的心便會呈現於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裡。那是一個遊子的鄉愁,那是一個渴盼祖國統一,與親人早日團聚的遊子的鄉愁。他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更思念祖國。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遊子能真正理解遊子的心,同是中國人,我們流著一樣的血,忍受著同樣的痛,有著一樣的心情,也有著同樣的鄉愁,因為我們中國人有著一顆同樣的中國心!

  鄉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關於3

  余光中,臺灣著名詩人,現任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余光中將自己濃濃的思鄉之情,傾注在他的詩作之中,《鄉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閱讀此詩,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於一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詩的結構: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後、後來,而現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覆詠歎,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思親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於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詩歌有迴環往復,一唱一嘆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複,即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的量詞:枚、張、方、灣。作者採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

  總之,本詩以樸素、簡明、雋永的語言,高超的藝術技巧,表達了臺灣人民盼望海峽兩岸統一的願望,抒發了作者濃郁的鄉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