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的散文隨筆

  散文是一種短小精悍、自由靈活、文情並茂的文學體裁。現代散文一般可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三大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溫暖的未來

  在週末休閒的時光裡,約上志同道合的摯友,在圖書館蹲半天靜靜地看書,聽一場高雅古典的音樂會,走街竄巷找尋一些從來沒有吃過的事物,亦是人生一大樂事。

  與朋友早早到音樂會現場,看著樂隊正在除錯,確實挺期待的。鋼琴師,年輕的女性,纖巧的身板,小巧的臉蛋,長裙搖曳,長髮垂直於身後,有幾分古典美女的出塵的味道。長笛師帶著眼鏡,挺高挺瘦,但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他言談舉止之間商業氣息比較濃厚,心裡稍有些失望;然大提琴師卻真的是儒雅俊逸,身上帶著藝術的氣質,舉手投足之間有幾分侷促和靦腆,很是可愛的樣子。河古典室內音樂樂團,新的組合,為了傳播室內音樂而組建。

  上半場演奏西方古典音樂,比如《韋伯三重奏》、《沉思》、《殤》、《華麗的探戈》,優美的旋律,閉著眼睛,在這樣的節拍中慢慢進入或輕鬆活潑或低沉哀傷的情境裡。然而《沉思》畢竟是屬於小提琴的,長笛的聲音高音容易刺破,並不適合演奏這個曲子,而且總覺得長笛音樂裡缺少一種執著和追逐,似乎表演的含義多於藝術,聽著曲子感覺到悠揚,卻感覺不到心裡的情感。

  聽到《殤》這個名字的時候,還覺得十分別致,然而真正聽到了,卻真的熱淚含眶了,低沉的大提琴如泣如訴,不動聲色地傳達著生命轉瞬即逝的哀怨。這首曲子,大概很多人都聽過,只不過並不知其名字而已,然而很多電視劇都用其作為主題曲,如《烏龍闖情關》、《穿越時空的愛戀》、《新蜀山劍俠》、《新聊齋志異2》等,那些陪著我們成長的電視劇,那些流轉在嘴邊卻再也哼唱不出的旋律,隨著記憶慢慢迴歸……恰似回到童年時代,看著年少的自己,揚著臉,肆無忌憚地笑著,而如今的我,在這樣的如涓溪流淌的音韻裡,只想觸控那始終洋溢笑意的臉,明快的陽光,明媚如初……

  大約這樣的下午,在這樣低沉而溫暖的大提琴聲下,慢慢地回味往事,也是一種享受。我猜,這個大提琴手應該是一個溫暖的人,儒雅的外表,幾分靦腆,內心有對藝術的追求和嚮往,心裡有一個美好的夢……如若不然,我怎麼在他的音樂裡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曾經也肆無忌憚地笑,肆無忌憚的哭,不服輸的倔強,在那些年華漸漸展開的畫卷裡,清晰觸控曾經。不管何時,回憶總是最美。曾經有朋友說,不要總回憶過往,如若一直在回憶了,斷然無法前行。然而,其實我很想說,那麼美好的過往,如若不偶爾回憶,那真的會慢慢忘卻吧。我是懷舊的人,卻並非想活在記憶裡,於我而言,未來與過去一樣美好,一樣值得傾心等待。

  會結束後,我跑去和大提琴手說,請問是否可以和你合影?他欣然應允,這便是另一種溫暖和儒雅……

  走出圖書館,朋友帶著我走街串巷,到了一戶民居下,吃日式料理。地方很窄小,卻很精緻,偶爾還得彎腰,要不會撞到頭的,但門上總有綿軟的東西,雖然撞到,卻不大疼。點菜的姑娘聲音很萌,大約也是十七八歲吧,聲音也如同陽光一樣明媚。極少吃日式料理的我,也覺得這樣的嘗試確實不錯,朋友點的菜均是在我能接受的範圍裡,她心裡已瞭然,我大概能接受的底線是什麼,因此,和她吃飯很舒服,總讓我有種依賴和想耍賴的心思。確也如此做,每每在她瞪眼之下,我早早認錯,她總翻著白眼,雖然覺得我認錯得十分不真誠,卻也無可奈何……

  我總覺得幸運的是,那些心血來潮想做的事情,不合時宜的小心思,總有摯友相陪,即使對方不曾懂得,也願意陪我一試,這樣的感覺大概就是信賴和幸福!人生並非漫長,在那些不曾孤單的日子,總伴隨一些驚喜和感動。正如大妹妹說,某一天想陪我去聽一場久石讓的音樂會,原因僅是我想去而已,因為她想給我驚喜,即使我知道原因,也一定要裝作不知道,因為她真的想給我驚喜……我看著螢幕上的字,想著這些年一路走來,忽然覺得,這些年裡,我著實收穫了很多感動與幸福,有那麼多在乎自己的人,和自己在乎的人,真好……

  有些音樂,是一聽就走入心裡的;有些人,是一談就走進心裡的,有些溫暖是一直存在的,有些感動,是為了讓歲月值得紀念的……沒有什麼能傷害那些溫暖的回憶,和溫暖的未來……

  :嚐盡百味忍也暢快

  把淚當酒喝下所以沒有哭還笑的那麼勉強,有時候眼淚快落下的時候卻忍了下來,還在那裡假裝堅強,有好多話都放在了心裡,自己承擔了那份痛還要忍著別人的冷漠,和看你的眼色加上對你的嘲笑,可能心裡哭了好多次,眼框紅了的時候淚水沒有下來,那是把淚又忍了回去,人前你還要笑還要說沒事真的沒事嗎?可能只有自己知道,只是不想說而已。

  總是到深夜還沒有睡想這想這一夜就過去了,天亮了還要面對很多,可能也會怕可是不能退,想退不能退的往前走笑的還那麼累,想那有多累?人累心也累總是忍忍忍,有時也放下了尊嚴還只能忍,明明是恨卻還要笑,這份痛苦可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沒辦法的辦法可能就是忍,想哭卻還笑的笑可能就是哭,想哭卻不能哭的淚可能就是笑,可能看透了就會笑了,是真的笑了嗎?可能是可能不是,到頭來有得到了什麼?可能失去了很多忍了很多很多,不甘的甘願可能只會甘願?百苦才會有百甜。

  只因社會太無情,當然社會也是人組成的!何不說是人變無情了呢?人不可太壞也不可不壞,太好沒辦法生存,太壞了缺朋少友,記得以前寫過這麼一句話,做人要有一個點,善惡一念間,別太強求自己,也別太謙讓別人,做自己最美。每個字來自靈感,來自內心,才最美,好的文章並不是多麼華麗,而是多麼真實。

  人一生誰不去忍一些人,人一生誰會沒有一點怨氣,只是不瞭解的人怎麼會知道,誰的背後沒有艱辛,誰的路能走的那麼平坦,生來本就是一場磨練,那我們就要勇敢面對。

  當嚐盡了人生百味你會發現忍也暢快。

  :與枯木對話

  天氣透著陰溼,漫步在林蔭古道上,心情也隨著天氣陰鬱起來,古木陰陰,總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抬起頭見不著陽光,只看見古木蒼勁的臂膀在天空中延伸;低下頭默默的看著腳下鬱郁蒼蒼的青苔斷斷續續地伸向遠方。詩人說,這就是意境。

  古木是蒼勁而渾厚的,大大小小的枝丫在空中無盡的延伸,歷史便悄悄的為他排布生活的領域,我只能仰視他,端詳他。我看見了,古老的神靈用他銳利的目光掃視著我,不屑的,居高臨下的。我不敢與這樣的目光對峙,因為在對峙中我無疑是一個敗者——徹徹底底,完完全全的敗者。我似乎覺得我將要崩潰,迎頭而來的是渺小感和失落感。哲人說,這就是心靈的距離。

  我無法逾越心靈的鴻溝,我不喜歡這種交流方式,我痛恨這人世間的等級觀念!我加快了腳步。此時似乎是日落的黃昏,近地的上方微微升起絲絲的雨霧,將逼仄的小徑飾上了神祕的色彩。朦朧中我看到了一個佝僂的身影靜靜地立在古木群的一旁,謙恭而平和,那便是枯木。我肅然駐足,靜靜地注視著他。枯木才是最莊嚴的歷史見證。千百年來,風霜雨雪是他生命中的過客,蒼老的身軀是歷史的積澱,他默默的奉獻著,然而歷史留給了他什麼?唯獨一個一摧即倒的身軀嗎?不!還有對生命和生活的詮釋。他寬容,平和,從不因自己豐富的閱歷而張狂;他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笑對一切才是他生活的準則。我靜靜的平視著枯木,消失了襲面而來的壓迫感,心中只有無言的輕鬆和快慰。枯木尚且如此,我們人類難道就不應該這樣嗎?雖然人有地位的高低,名聲的大小,能力的強弱,但人格應該是平等的,我們彼此的心靈應有理解和尊重。我釋然。

  告別枯木,夜幕已漸降臨。枯木,從前是這樣站著,那麼,今後也一定會這樣默默的站下去,我虔誠的為他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