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角色造型的創新設計

  隨著我國動漫產業的迅速發展,許多動漫角色日漸增多。角色造型的設計有助於提高整體的美觀程度。那麼,動漫角色的造型設計如何創新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動漫設計介紹

  動漫設計屬於CG***ComputerGraphics簡寫***行業部分。主要通過漫畫、動畫結合故事情節形式,以平面二維、三維動畫、動畫特效等相關表現手法,形成特有的視覺藝術創作模式。而隨著政府對動漫產業的加大扶持,動漫設計也成為高薪“朝陽產業技能”的代表。

  國內動漫角色造型設計的現狀

  動漫角色造型設計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從奧運會的吉祥物造型設計到廣告媒體中的卡通角色,從影視作品的角色設計到遊戲和漫畫中的角色造型,可以說角色設計在這個數字化的讀圖時代顯得越來越重要。

  然而,與歐美、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的角色造型設計卻顯得不夠生動有趣,或者造型過於平庸,無法給讀者或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無論是漫畫中的角色,還是動畫中的角色造型,抑或是國內自主開發的遊戲中的角色,多是參考國外的同類作品中的角色造型。當然,適當的參考和學習是必須的,但是脫離自主思考和創新而過度參照所設計出來的形象是缺乏生命力或沒有個性的。尤其在漫畫領域,放眼望去,現在國內主流的漫畫風格都是典型的日本主流漫畫風格,讓人看完後無法對這個作者設計的人物造型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也缺乏本土文化特色。總而言之,國內的角色造型設計缺乏創新性。

  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前提與方法

  在開拓創新思維之前,首先要先破除慣性思維的束縛。所謂的慣性思維***Inertial thinking***是指人習慣性地遵循以前的思路來思考問題,就彷彿物體運動的慣性。慣性思維常會造成思考事情時出現盲點,並且缺少創新或改變的可能性。根據筆者在多年教學中的觀察,發現學生的思維比較固化,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例如設計一把斧子,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畫出最簡單的劈柴斧,而沒有想過斧子外形的其他可能性。而設計角色造型時,則出現設計出來的造型過度受到既定造型或主流風格的影響,缺乏藝術個性和創新性。造型設計要給人留下印象,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先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設計出別出心裁的外形,不論是角色設計、物品還是場景設計都是如此。所以,在設計造型時,通常頭腦當中想到的第一個造型不要輕易作為最終方案,因為第一個造型往往受到我們常規思維的影響。要在前一個設計的基礎上反覆變化,從而延伸出第二、第三、甚至第十個方案。同時,要儘可能加大每個方案的差異性,以這種方法來跳脫慣性思維的束縛。

  本文從角色設計創新性培養的角度出發,結合多年教學研究的心得,總結出四種提高設計創新能力的方法,接下來將逐一展開說明。

  ***一***聯想法。

  聯想法是應用想象力將一副圖形在稍作修改的情況下演變成其他的圖形的方法,聯想法的關鍵在於發散性的思維與想象。這種方法最早來源於佛洛伊德的自由聯想理論,病人通過自由的聯想說出頭腦當中隨機出現的不同畫面,從而對病人進行心理分析。筆者將該類方法運用在角色設計的創新性培養方面,通過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自由想象的方式激發想象力,該種聯想法分為“水漬聯想”和“圖形聯想”兩種具體手段。

  “水漬聯想”是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我們的創新力的一種有趣的方法。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很多不規則的水漬,如雨天地上的溼鞋印、牆壁上的汙漬、玻璃上斑駁的水痕等等,這些都可以為我們提供新鮮的靈感。在這些不規則的水漬中,我們運用聯想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發現,有的汙漬看起來像一個動作誇張的駝背老頭,有的像一條張著嘴巴的魚,有的則像少女的側臉等等,然後將這些圖形的輪廓繪畫出來,並稍加修改便能夠創作出很多形態別緻的造型。

  “圖形聯想”是在一張圖形的基礎上應用一些計算機處理手段,使其產生扭曲、變形、變色、模糊等等變化,然後將處理變化後的圖形再進一步描繪,從而演變為其他的圖形的手段。例如一張畫著草帽的圖,進行旋轉扭曲後,再稍加修改,草帽就變成了蝸牛,而蝴蝶可以通過其他的處理變成眼睛,海浪波紋可以變成植物等等。

  聯想法的兩種手段能較有效地激發人們的想象力,通過在教學中實施,收效也比較理想,學生能更為自如地創作出有趣的角色造型,突破了慣性思維創作的瓶頸。

  ***二***區域性變化法。

  區域性變化法是在現有造型的基礎上進行區域性變化,從而使造型發生創造性的改變,變換的手段包括區域性擴大、區域性縮小、區域性增加、區域性減少四種。例如在一個卡通造型的基礎上進行區域性的擴大,加長他的手臂和雙腿,形成與原作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或者增加角色的某個部分,強化該部分的特徵,也會有獨特的視覺效果,如在普通人物的額頭上增加一隻眼睛而創作出的“二郎神”形象,在普通的少年肩膀上增加兩顆頭,每側增加兩隻手臂,便創作出三頭六臂的“哪吒”。而減少角色的某部分也能使人印象深刻,例如“維納斯”塑像的形象特殊之處就在於那雙缺失的雙臂,還有中國的招財寶物“三腿蟾蜍”、日本傳說中的”無臉女鬼”、歐洲童話中的“獨眼巨人”等。

  用此類方法進行演變,擴大、增加角色的某部分或縮小、減少角色的某部分,都可以創作出具有創意的角色造型。

  ***三***錯位法。

  錯位法是將角色身上各部分的排列順序打亂,然後進行重新組合,進而設計出獨特的角色造型的方法。在角色設計中這種方法主要是將同一角色身上的某些部分進行重組,一些部位出現在身體的其他的地方。如《山海經》當中的“刑天”,因為與天帝爭權威,被天帝斬首,但他並未屈服,雙乳化為眼睛,肚臍化作嘴巴,拿著巨斧和盾牌不屈不饒地繼續抗爭著,其形象就是典型的錯位法的應用。錯位法常用於設計動漫作品當中的怪物角色,尤其是生化怪物或畸形角色。

  ***四***元素組合法。

  元素組合法是將不同動物或事物的特徵提取,然後組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全新的角色造型。可以是幾種野獸的組合,也可以是哺乳動物和飛禽的組合,還可以是動物與植物的組合。比如我國的傳統圖騰形象——龍,就是由鹿、鯉魚、蛇、牛、鷹等多種動物組合而成,在“龍”身上彙集了這幾種動物各自的特徵。或者人首蛇身的女蝸、伏羲形象,都是應用了元素組合的方法,將人的身體與蛇相結合。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中國的各種圖騰如鳳、麒麟、龍之九子、《山海經》中的各種神怪、西方的天使、獨角獸等等,都是將不同動物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造型。

  在運用元素組合法時,要注意四個方面。第一、要先在眾多元素中挑選一個元素作為基本型,再將其他的元素結合於這個基本型之上。第二、作為基本型的元素首先考慮採用那些外形較為豐富的動物,因為動物的肢體結構進化完善,適合安插其他元素進行設計。第三、其他的元素要選擇各自最有特點的部分加入到基本型當中,如鹿的角、馬的尾巴、鷹的爪等等。第四、元素結合時,需要充分考慮各元素交接處的結構關係,從結構的內部考慮,如長著蜜蜂翅膀的角色,翅膀的根部的結構要清晰表明,尤其需要體現翅膀是如何與軀幹交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