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韋巨源人物簡介

  韋巨源,***631年-710年7月22日***,京兆萬年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韋孝寬玄孫。武則天年間歷任司賓少卿、文昌左丞,後轉任文昌右丞,並在任上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韋巨源簡介

  韋巨源,生於613年,卒於710年,唐代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那麼,關於韋巨源簡介是怎樣的呢?

  他的高祖是韋孝寬,曾任北周大司空;曾祖是韋總曾任北周京兆尹;祖父是韋匡伯曾任隋朝舒國公;父親是韋思仁曾任唐朝尚衣奉御。有著如此光輝的家庭背景,韋巨源的仕途自然顯赫。但是中間也經歷了一番波折。在武則天年間,他第一次成為宰相,至此也到了韋巨源仕途的巔峰時期。他第二次成為宰相是在唐中宗李顯繼位後的七月。後來,由於他的祖兄韋安石拜相,為了避免他人猜忌而轉任禮部尚書。次年二月,由刑部尚書任上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第三次成為宰相,進爵舒國公。當然,中間韋巨源也經歷了一些波折與坎坷。

  除了仕途顯赫之外,還比較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經寫過兩篇關於唐代官府菜的文章,分別是《燒尾食單》和《食譜》。使他留名史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燒過的兩道名菜——“紅燒獅子頭”和“葫蘆雞”。 “葫蘆雞”是西安的一道名菜,正如“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去了西安不得不吃“葫蘆雞”。 “葫蘆雞”的具體做法是在烹製之前首先用細繩把雞捆紮起來,然後先煮,後蒸,再油炸。這樣烹製出來的雞,不但香醇酥嫩,而且雞身完整似葫蘆。故被稱為“葫蘆雞”。

  後來,由於韋巨源是韋皇后的黨羽,在韋皇后被殺之後,韋巨源出門時也被亂軍殺害,時年八十歲。

  韋巨源燒尾宴

  燒尾最早的意思是鯉魚躍龍門,躍過龍門之時,天雷擊去魚尾,魚乃化身成龍。燒尾宴則是指為慶祝官位升遷或士子登科所舉行的宴會;是曾經在唐代長安盛行過的一種特殊宴會;是從唐中宗景龍***707—709***時期開始的,玄宗開元中停止,僅僅流行二十年光景。五代時的《清異錄》一書,記載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燒尾宴即韋巨源燒尾宴。

  在唐中宗***公元705—710年***時,韋巨源於景龍年間官拜尚書令,便在自己的家中設“燒尾宴”請唐中宗。這次宴會共上了58道菜:有冷菜列如連帶鮓;有熱炒,如逡巡醬***魚片、羊肉快炒***;有燒烤,如金鈴炙、光明蝦炙;此外,湯羹、甜品、麵點也一應俱全。其中有些菜品的名稱頗為引人遐思。如貴妃紅,是精製的加味紅酥點心;甜雪,即用蜜糖煎太例面;白龍,即鱖魚絲;雪嬰兒,是青蛙肉裹豆粉下火鍋;御黃王母飯是肉、雞蛋等做的飯。燒尾宴上美味陳列,佳餚重疊。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看菜”,即工藝菜,主要用來裝飾和觀賞,這是古來就有的。食單中有一道“素蒸音聲部”的看菜,用素菜和蒸麵做成一群蓬萊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共有70件。可以想象 ,這道菜放在筵席上是何等華麗和壯觀!

  唐朝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力昌盛,這些都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所以人們比較注重生活質量,“民以食為本”飲食行業自然發展興旺。“燒尾宴”就是這個時期豐富的飲食資源和高超的烹調技術的集中表現。

  新唐書《韋巨源傳》

  韋巨源,與安石同系,後周京兆尹總曾孫。祖貞伯,襲鄖國公,入隋,改舒國。巨源有吏幹,武后時累遷夏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其治委碎無大體,句校省中遺隱,下符斂克不少蠲,雖收其利,然下所怨苦。坐李昭德累,貶鄜州刺史。累拜地官尚書。

  神龍初,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時要官缺,執政以次用其親,巨源秉筆,當除十人,楊再思得其一,試問餘授,皆諸宰相近屬。再思喟然曰:“吾等誠負天下。”巨源曰:“時當爾耳。”是時雖賢有德,終莫得進,士大夫莫不解體。會安石為中書令,避親罷政事。

  尋遷侍中,舒國公。韋后與敘昆弟,附屬籍。武三思封戶在貝州,屬大水,刺史宋璟議免其租,巨源以為蠶桑可輸,繇是河朔人多流徙者。景龍二年。韋后自言衣笥有五色雲,巨源倡其偽,勸中宗宣佈天下,帝從其言,因是大赦。巨源見帝昏惑,乃與宗楚客、鄭愔、趙延禧等推處祥妖,陰導韋氏行武后故事。俄遷尚書左僕射,仍知政事。帝方南郊,巨源請後為亞獻,而自為終獻。及臨淄王平諸韋,家人請避之,巨源曰:“吾大臣,無容見難不赴。”出都街,亂兵殺之,年八十。

  睿宗立,贈特進、荊州大都督。博士李處直請諡為“昭”,戶部員外郎李邕以巨源附武三思為相,託韋后親屬,諡“昭”為非。處直執不改,邕列陳其惡,不見用,然世皆直邕。韋氏自安石及武后時宰相待價、巨源皆近親,其族至大官者,又數十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