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釣鯽魚需要什麼技巧

  春季出釣以鯽魚為主,那麼在這個季節釣鯽魚我們需要哪些技巧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釣鯽魚需要的技巧

  一、戳草洞而釣

  喜歡釣鯽魚的朋友應該都瞭解,水草對於鯽魚來說十分的重要,因為水草作為鯽魚的掩體,不僅光線適合鯽魚活動,而且水草區的水體溶氧量高,引來鯽魚在此覓食,加之春季的鯽魚還要借托水草進行繁殖,所以水草處釣鯽的效果一般都較好。

  所以我們在垂釣鯽魚的時候,應該選擇那種有自然草洞形成的草區下鉤,至於草洞的面積如碗口大小即可。一般使用長竿短線綁單鉤施釣,單鉤便於操作以防止掛草。草區的水草比較密集的話,就釣水草的邊緣。如果水草區沒有天然的草洞,釣者可以人工鉤拉形成一個草洞,再打窩施釣。

  二、使用中長竿垂釣淺灘

  如果我們想要釣淺灘一定要選擇長度適中的釣魚竿,因為有些淺灘離岸邊的距離比較遠,我們可以使用5.4到7.2米的長竿,釣線設定為與竿長一致的長度。

  施釣時同樣可以選擇有水草的地方下鉤,若水面沒有水草,可以在水底淤泥富含天然食物的點施釣,或者選擇水底有障礙物、有較多的微小浮游生物的點施釣。

  釣組可使用懸墜雙鉤,鉤掛紅蟲或蚯蚓,也可掛活蛆施釣,如果使用面餌掛鉤,可在麵糰上塗點小藥掛鉤垂釣,效果也是一樣的好。

  三、根據水流速度垂釣流水區

  河道溪流等水域的水體經常是流動的,在流水處施釣可選河道等的內側,一般水流比較緩慢,回灣處也可以作為釣點。

  根據水體的流速不同,我們採用的垂釣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水體的流動速度不太大,能保證浮漂基本能夠站穩,我們就採用臥墜釣法,可綁上雙鉤施釣,這種情況當然要使用浮漂;如果水體流動速度稍大,浮漂不太能站穩,我們就乾脆不必使用浮漂,直接看竿稍來判斷魚訊,為了便於判斷,我們可以在竿稍處繫上小的帶子,顏色應是鮮豔的紅色或者黃色。俗語說得好“紅綾抖鉤***;竿稍彎鉤入咽”,竿稍有動靜可以提竿獲魚。

  四、使用串鉤懸浮而釣

  天氣有所變化時,水情與魚情都會隨之有所改變,魚兒有可能因水體含氧不足而上升到上一個水層,此時釣底一般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我們就使用串鉤來釣懸浮,既釣上層魚也釣中下層的魚。

  串鉤的水線可設定為80公分到120公分,鉤子的上方每間隔20公分就綁上一隻鉤子,可綁上四到六隻鉤子。子線長度設為6公分左右,一般不會發生鉤線纏繞的現象。鉛墜設為鉤前的墜,也就是在主線端加上一粒小的鉛珠。

  春釣鯽魚魚小建議

  水深

  清明前選1-1.5米深的淺水處做釣點,因為此時深水處水溫還較低,魚兒多喜歡在水溫較高的淺水處活動;清明後可在水深2-3米處放鉤,因為此時梢深的水域也已是魚兒喜愛棲息的地方,當然還應根據當時的天氣來決定。

  選擇釣點

  釣點的選擇對春季垂釣特別重要。在地勢上,宜選沿岸較彎曲的回水處,是魚兒最愛棲息、洄游、逗留覓食之處。

  水草也並非越多越好,密度過大處陽光被水草遮擋,水面陰暗。光禿無草的岸邊也不是魚兒喜歡棲息之處,它喜愛有適度光亮但又沒有強光直射之處。所以春末氣溫已相當高時,背陰的地方就容易釣的多。行家們有句經驗之談,叫做“先陽後陰,先淺後深”。意思是說:初春時應選陽光較充足的淺水處垂釣,而春末夏初時,則應選背陰的較深水域下鉤。

  風向

  春季釣魚選擇釣點時還應照顧到風向問題。在初春階段,迎風處很難釣到魚,而到了春末以後,在風和日暖的時候,迎著微風的水面可能被吹成密層層的細浪,風還會把浮漂的餌料吹移到岸邊來,這就會引來很多的魚覓食。因此,這個時段迎風的水域尤其是有活水流入的水口,是極為理想的下鉤處。

  對落鉤點和垂釣時間的把控

  春季在池塘、湖泊或小河江釣魚,落鉤點離岸的遠近也應根據時段有所改變:初春時氣溫較低,宜將魚鉤落在離岸較近的水域。而春末時節及此後一段時間內氣溫較高,就應將魚鉤甩放的離岸遠的水域中,因為此時魚兒喜歡在較深的水層中活動。

  總之,應根據氣溫的變化而決定下鉤的深淺和垂釣的時間,如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氣溫相對較低,下鉤點應選在離岸較勁的水域;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這段時間氣溫較高,則應改在離岸稍遠些的水域去釣。以上只是指有陽光的日子,如果在沒有太陽的陰雨天,就都應在靠岸較近處下鉤。

  釣具的選擇

  春釣使用的釣具,一般採用較軟的手竿,長度以5-6米為好,釣線不宜太粗,可用細些的,魚鉤也不易太大,可用小些的。浮漂宜用木質的或塑料的輕浮漂。

  餌料的選擇

  至於餌料的選擇,最好有蚱蜢、骷髏等昆蟲,如不易捉到,則用紅蟲、蚯蚓、精豬肉也很不錯,總之,應以葷餌為主,也可帶些有香味的糧食。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