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小說讀完後,對朋友的認識更加深刻了。那大家的收穫如何寫?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開始就是膾炙人口的詞句。沒錯,這首詞句就是出自我國古代一部歷史小說的開篇詞,它的名字叫做——《三國演義》。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人物的歷史舞臺,把許多人物刻刻畫的淋漓盡致,使我不得不掩卷長思……

  《三國演義》是明清時代的一部斷代歷史小說,作者是羅貫中。《三國演義》里人物眾多,擁護什麼,反對什麼,誰是正面人物,誰是反面人物,都是很明確的。這部書主要塑造了三個典型:正面人物關羽和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

  先說曹操,太多數人都說他奸詐,也有人總結說他“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他做事周到。“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總說到底曹操也有好的方面,他還是為人熟知的傑出詩人、文學家。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廣,方面廣,腦子複雜,非封建史家,非世俗人所能理解。

  再說關羽,他比較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青棗,青龍偃月刀,後加上赤兔馬’關羽是神不是人,而且加上歷代加封,直封到:‘蓋天古佛’成為人神的極致,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關羽做人有忠有義。但到了三國時期,封建道德的頭一個字忠就很難完成,對忠的要求也很嚴格,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了來,這樣不但算忠,還是難得可貴的忠。

  一個國君想要建立一個好的帝國就必須有一個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忠臣,而諸葛亮諸軍士就是這麼一個人,劉備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事實證明,諸葛亮也不是一個***,他顯智慧,展英才,‘草船借箭、空城計……’充分驗證了這一點。則‘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看出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忠、義、識’還不夠,還需要‘膽’就像趙雲一樣,幾乎百戰百勝,他也稱‘趙子龍’,他其實為曹操效過力,但後來歸順了劉。

  我們少年就應該從小具有諸葛亮的‘識’,趙雲的‘膽’,但關羽的‘忠、義’我們似乎就不必太難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了。《三國演義》裡還有義絕、奸絕、智絕。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過這本《三國演義》我不僅瞭解到了歷史的流轉,還學到了很多知識,這本書真是使我受益匪淺。

  篇2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品好。他不僅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忠”字的真實代表。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性情中人。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記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在現代,全球所有華人多把關羽當做忠義的守護神。

  性格關係著成功與否。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裡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國: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從這些人物和國家當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忠義,更需要誠實守信!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你還有真心的朋友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大家不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吧!因此,讓我們一起開啟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勇敢的面對人生吧!

  篇3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

  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