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戀物的習慣該如何糾正

  有很多孩子有戀物的現象,孩子戀物的情況可大可小,而孩子戀物多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最讓孩子戀物的物品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正確糾正孩子戀物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正確糾正孩子戀物的方法

  1.儘量減少孩子的獨處時間。

  2.睡覺時,爸爸或媽媽陪伴孩子並給他講故事,或在孩子的臥室裡點一盞小燈,減少孩子一個人獨睡的恐懼。

  3.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4.睡覺前給孩子播放舒緩的音樂,使孩子獲得平靜以及心靈的安撫。

  5.平時多擁抱孩子,多拍撫孩子的背部和頭頂。

  6.避免硬性讓孩子與父母分開睡。

  7.多準備幾個遷移物,如兩三個小枕頭、幾個相似的毛絨玩具,讓孩子難以對某一個“情有獨鍾”。

  8.豐富孩子玩耍的物件,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誘導孩子把注意力和興趣物件朝著更為廣泛的方向發展。

  孩子戀物的原因

  孩子戀物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孩子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是因缺乏安全感所引起的一份心理需求,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其中以2歲時表現最為強烈。

  孩子戀物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有些孩子戀物的時間很短,而有些孩子則能一直持續到上小學。另外,雖然有些孩子已經基本不再戀物,但是某些突發事件卻可能激化孩子的焦慮狀態,進而重新戀物。比如生活環境的巨大改變、父母離異、遭受暴力侵犯、與親人生離死別等。尤其是那些生病住院的幼兒,更是需要熟悉的物體作伴。

  最易讓孩子依戀的5種物品

  乳房、奶瓶

  吃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這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孩子就會格外關注與吃有關的物品,以得到滿足感,比如乳房、奶瓶等。

  指頭、玩具或拳頭

  這些物品能讓小孩子自己完全掌控,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使孩子更加愉悅,儘快丟掉負面情緒。

  毛毯

  長期使用的、稍微有些破舊的毛毯是孩子最容易迷戀的第二種物品,這是因為它上面有孩子熟悉的味道,並且能讓孩子聯想到媽媽的輕柔細語。

  柔軟物品

  柔軟的物品能傳達出令人心安的訊息,比如安撫性奶嘴、奶瓶、毛巾、被子、枕頭、玩偶、手套等。

  照顧者的身體

  除了具體的單個物品之外,主要照顧者的身上部位也常成為孩子容易依戀的,如耳朵、手、頭髮等,甚至有些媽媽必須保持固定的頭髮長度,這樣孩子才能安心玩著頭髮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