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課堂反思
《懷念母親》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讓我感觸頗深,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以回憶的形式,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充分表達了對兩位母親的懷念,字裡行間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情緒跌宕起伏。
課前,我安排學生先蒐集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期間的有關資料,對季羨林先生有所瞭解。匯入新課時,我讓以“國寶”一詞引入,結合資料,讓學生了解季羨林先生在學術上的偉大貢獻,從而引出季老那一段長達十年的留學生涯。以及季羨林老先生去世的時間***7月11日9時,享年98歲***和悼念儀式的隆重進行體驗。
新課開始,我給學生讀了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聽後,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為理解本課做好鋪墊。緊接著,我先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後我緊緊抓住“母親”一詞質問學生:“這裡的母親指的是誰?”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一個是親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那麼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懷念自己的兩位母親呢?”這樣既交待了作者的寫作背景,又讓學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幹,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為理解奠定了背景基礎。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讓學生緊密聯絡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
篇2
課堂上,學生們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找一找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並在小組裡交流,學生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習積極主動,交流時氣氛活躍,他們找到了“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等句子,這樣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只要老師引導得當,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想在教學中“解讀”課文,更應該引導學生“創讀”,以讀促講,以讀悟情,以讀激情。
與過去的課堂教學相比,我覺得這一節可更加充滿親情,相信通過學習,孩子們一定會與自己的母親更加親近,也一定會更加懂得母親對自己的關愛。
篇3
執教完《懷念母親》這篇課文,讓我感觸頗深。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難點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是很深沉的,雖然季羨林和他母親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為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種感情沒有切身感受是難以體會的。
對於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難度更大,怎樣突破難點呢?我先引導學生了解季羨林的成長過程並補充了一些資料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深層的思想感情。文章結構層次比較明顯清晰,以課題設疑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聽課的積極性,並能夠很快的為文章分層。然而,在對季老情感的理解和朗讀上感觸不是很深,因而,在課文學習後我附讀季老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讓學生在聽中加深對季老感情的體會和理解,更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讓學生緊密聯絡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
課堂上,學生圍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問題,抓住“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等等句子,在讀中感悟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反思本課,由於學生髮言不積極,時間比較倉促,在朗讀方面比較欠缺,且對情感的把握和感悟也比較難,所以讀課文時聽來更是充滿了無力感,這一點還是讓我傷心和失落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想:假如能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使學生置身於文字情景,我想感受語言文字背後作者深沉的感情效果應該會好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