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元宵節的習俗

  廣東是中國大陸偏南沿海的一個省份。從古代起就是最早發展商品性農業的地區之一,你知道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一起看看吧!

  

  廣東的元宵節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

  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繫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捱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捱罵為吉兆。

  元宵節吃湯圓是眾所周知的節日食俗,寓意“團團圓圓”。

  而除了湯圓,在東莞還有一種元宵必吃的食物——香丸。香丸圓圓的,直徑約一釐米,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后形成的冬至粉製作而成,空心,入嘴即化。在東莞,朋友親戚相互串門時,總會接到主人家的幾粒香丸,吃過表示與人結緣。

  廣東元宵習俗

  元宵節又稱燈節。從初十就開始“開燈”,有大三星燈、小三星燈、百花蓮藕燈、樹頭燈等,五花十色。“開燈”晚,如果有去年元宵後出生的男孩子的家庭,要請外婆和親戚朋友來家慶賀,俗稱“做燈酒”,以示祝賀“添丁”。外婆要送小孩衣服、雞、肉、米、酒等禮物,其他客人也要帶些禮物。

  開燈時,要在宗祠或在神堂的正中央、兩旁和大門口各掛一對蓮花燈;另外在灶君、“床頭婆”神位、街上土地廟也要放上一個小燈。廣州人過去在正月十二這天,還有替“床頭婆”開燈之俗,祈求床頭婆保佑孩子平安長大。這燈稱為“亞婆燈”,是用紅、黃、綠幾色彩紙糊成六角圓筒,然後粘合而成的小燈。

  正月十三在廚房裡點燈,稱“點灶燈”,直點到十五元宵夜。正月十三要“試燈”,即“試點元宵燈”。十四是“上元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的前夜,各街道居民點紛紛搭綵棚,掛花燈,舞獅舞龍,預演元宵節日,也叫“試點”。節前數天,街巷攤檔,競售各式花燈,爭奇鬥麗,稱為“燈市”,節日氣氛濃郁。

  舊時,廣州郊區的鄉鎮,還有在農曆十六至十九日輪流鬧元宵的舊俗。郊區人民講究團結,為了方便各鄉鎮群眾在元宵節時互相拜賀,十里八鄉的鄉民約定輪流進行元宵活動。原三元里鄉的鄉民至今仍儲存在正月十八鬧元宵的習俗,每逢此日,原十里八鄉的居民都來參加活動,敲鑼打鼓,唱歌跳舞,交朋結友,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現在,廣州的元宵燈會演變為每年的元宵之夜,廣州各公園以及娛樂場所,包括街道兩旁和珠江沿岸都張燈結綵,全城不分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彩燈琳琅滿目。主要燈品有走馬燈、夾紗燈、絲料燈、宮燈、各式形象紙紮燈、富有地方傳統特色的花果燈、大型彩燈等,現在各式各樣的霓虹燈也加入了節日行列,將廣州打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海洋。

  漢族元宵節習俗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代漢族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