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閱讀答案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是宋代詞人張昪的作品,這首詞寄託了詞人對六朝興亡盛衰的感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閱讀材料

  離亭燕

  張昪①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②。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經歷宋由盛到衰的時代。此詞為作者退居期間所作。②低亞:低垂。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閱讀題目

  ***1***“水浸碧天何處斷”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裡?請簡要賞析。***3分***

  ***2***詞的下片,一個“悵”字飽含情意。請簡要分析“悵”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情懷。***4分***

  ***3***《歷代詞人考略》評說“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兩句意境“極蒼涼蕭遠之致”。試結合本詞內容作簡要分析。***3分***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閱讀答案

  ***1******3分***“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個“浸”字描繪出天幕低垂,天空彷彿被江水完全滲入的景象,表現出天水相連、渾然一色的巨集大開闊的意境***2分***

  ***2******4分***詞人倚樓悵望,金陵山水在雨過天晴的秋色裡顯得分外明淨而爽朗,想到六朝興廢盡入漁樵閒話,心中不免生出擔憂時政的悵惘之情;***2分***淒冷的太陽默默地向西沉下,蒼茫的夜幕即將降臨,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2分******意思對即可***

  或者:詩人靠著層樓,面對清秋景象,想到歷朝興廢盡人漁樵閒話,心中不免生出國家興衰的慨嘆和擔憂時政的惆悵之情;***2分***詩人面對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獨倚層樓,“無言”寂寞,更生出一種無人可訴的孤寂和無奈。***2分*** ***意思對即可***

  ***3******3分***倚在高樓的欄杆上遠望,映入眼簾的是一派蒼涼景色,六朝往事已成遺蹟,懷古思今,國家由盛轉衰,傷感油然而生,無言西下的夕陽,更增添了孤寂***2分***。於是,自然景色的蒼茫冷寂和人的感情低沉憂傷,渾然一體,形成了蒼涼蕭遠的意境***1分***。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兼懷古的詞,在宋懷古詞中是創作時期較早的一首。詞的上片描繪金陵一帶的山水,雨過天晴的秋色裡顯得分外明淨而爽朗;下片通過懷古,寄託了詞人對六朝興亡盛衰的感慨。這首詞語樸而情厚,有別於婉約派詞的深沉感慨。全詞層層抒寫,勾勒甚密,語卜而情奪取,有別於婉約派的詞風。

  開頭一句“一帶江山如畫”,先對金陵一帶的全景作一番鳥瞰,概括地寫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搖落景色蕭索,但這裡作者卻說“風物向秋瀟灑”,一切景物顯得蕭疏明麗而有脫塵絕俗的風致,這就突出了金陵一帶秋日風光的特色。接著“水浸碧天何處斷”具體地描繪了這種特色。這個“水”字承首句的“江”而來,詞人的視線隨著浩瀚的長江向遠處看去,天幕低垂,水勢浮空,天水相連,渾然一色,看不到盡頭。將如此巨集闊的景緻,用一個“浸”字形象而準確地描繪出來。近處則是“霽色冷光相射”,“霽色”緊承上句“碧天”而來,“冷光”承“水”字而來,萬里晴空所展現的澄澈之色,江波瀲灩所閃現的淒冷的光,霽色靜止,冷光翻動,動景與靜景互相映照,構成一幅綺麗的畫面。一個“射”字點化了這一畫面。接著詞人又把視線從江水裡移到了江洲上,卻只見“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洲、嶼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發花的季節,密集的蓼荻叢中,隱約地現出了竹籬茅舍。這樣,從自然界寫到了人家,暗暗為下片的抒發感慨作了鋪墊。

  下片先盪開兩筆,寫詞人,再抬頭向遠處望去。“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極目處,客船的帆高掛著,煙外酒家的旗子低垂著,標誌著人活動,於是情從景生,金陵的陳跡湧上心頭:“多少六朝興廢事”,這裡在歷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裡經歷了六個朝代的興盛和衰亡,它們是怎樣興盛起來的,又是怎樣的衰亡的,這許許多多的往事,卻是“盡入漁樵閒話”。“漁樵”承上片“竹籬茅舍”而來,到這裡猛然一收,透露出詞人心裡的隱憂。這種隱憂在歇拍兩句裡,又作了進一步的抒寫:“悵望倚層樓”,“悵望”表明了詞人瞭望景色時的心情,倚高樓的欄杆上,懷著悵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著歷史上的往事。最後一句“寒日無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來,淒冷的太陽默默地向西沉下,蒼茫的夜幕即將降臨,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調子是低沉的,他的隱憂沒有說明白,只從低沉的調子裡現出點端倪,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