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平面設計的原則

  公路是一種帶狀的三維構造物,是鋪設於大自然中的工程實體。公路平面線形設計不僅要滿足自身的功能要求,還應考慮公路使用者的視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要求。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

  1 引言

  路線是道路的主骨架,其設計的優劣直接關係到公路自身功能的發揮,合理的平面線形設計可以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平面線形設計在公路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路線平面設計時應當結合地形的變化情況,巧妙地運用各種線性要素,進行各種組合設計的嘗試,權衡各方面利弊設計出合理、科學、實用的公路。

  2 平面線形設計的原則

  2.1 平面線形要儘量順應地形,避免大填大挖

  平面線形應簡捷、平順,並與周圍地形地物相適應,與現場環境相協調。直線長度的確定、圓曲線半徑的選擇、緩和曲線引數的選用都首先取決於地形地物等具體條件,一味追求路線平面設計指標的“高、大、上”,而忽視駕乘人員的實際感受是不可取的。

  2.2 相鄰的兩曲線之間應滿足直線最小長度的要求

  2.3 保持平面線形的均衡和連貫

  2.3.1 長直線的盡頭避免接小半徑曲線

  在地形平坦開闊地區,直線所佔比例往往較大,出於車輛行駛安全考慮必須對直線最大長度加以限制,否則有可能誘發交通事故。同時為了防止公路平面線形發生突變,即:長直線的盡頭接入小半徑的平曲線,可以採用過渡措施加以彌補。比如:在長直線和小半徑平曲線之間插入中等曲率的過渡性曲線,但要注意使縱坡儘可能小。

  2.3.2 高低指標之間要有過渡

  由於公路沿線地形的變化,不同路段的設計速度有可能不同,此時就需要進行靈活處理。同一條路線前後銜接處一定範圍內的高低指標之間應逐漸過渡,避免產生畸變,否則會造成公路線形的扭曲,進而影響到公路的視覺效果和駕乘人員的舒適性。設計速度高的一側應儘量採用較低指標,而設計速度低的一側應採用較高指標,保證平縱指標大致均衡。

  2.4 平曲線應具有足夠長度

  一方面從設定緩和曲線的角度考慮,平曲線至少要保證兩條緩和曲線的插入,以滿足公路線形的要求;另一方面從滿足駕駛員操作方向盤的時間以及乘客的心理要求看,平曲線的長度都不宜過短。

  2.5 儘量避免出現小偏角曲線

  小偏角曲線***θ≤7°*** 容易造成駕駛員的視覺錯誤,使其將曲率看得比實際要大,容易造成操作失誤繼而誘發交通事故。

  3 平縱線性組合設計的要點

  ***1***保持駕駛員視覺的連續性,通過自然來進行視線誘導。

  ***2***平、縱面線形指標應儘量均衡,即:豎曲線的起終點落在平曲線內。

  ***3***選擇恰當的合成坡度,保障路面排水和行車安全。

  ***4***注意和公路周圍的自然景觀保持協調。

  4 小結

  路線平面設計是公路設計中的首要問題,伴隨著我國公路等級的提高、行車速度的加快,以及駕駛員和乘客的心理和生理客觀要求的滿足,人們對路線的設計不僅僅停留在平、縱、橫設計上,而是追求最優組合,使公路路線設計既滿足相關規範的規定,又可以節省費用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