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運動對身體有哪些好處介紹

  網球運動和羽毛球一樣,都是雙方對打,可是兩種運動能帶來的好處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大家知道網球運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網球運動的好處

  1、自我療傷:臆想訓練

  對於喜歡打網球的人來說,網球就是生命,對已經有傷在身的人來說,準備活動中進行心理調整十分必要。在傷病期間應該好好地熟悉技巧和戰術,對身體也是很有幫助的。比如,可以在腦海裡盡力達成這樣的狀況,腳雖然還在疼,但是身體卻要放鬆到好處,這就是喜歡網球的魅力。

  如果是剛剛痊癒的話,擔心再次受傷的心理陰影將構成你重返球場的最大障礙。臆想的方法對消除這種恐懼感也同樣有效。

  2、轉移注意:強迫積極

  千萬別對小傷病放任自流。因為太不起眼兒了,剛剛開始比賽的時候你幾乎察覺不到它們對心理的影響。然而當比賽延續下去之後,消極的心理影響也逐漸強烈起來了。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條公理: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經歷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感觸。所以,如果你能持續將注意力轉移到那些能讓自己興奮起來的環節上,強迫自己處於積極情緒的話,就能有效擺脫傷病引發的消極情緒了。對傷病付之一笑,對取得比賽勝利充滿渴望,即便面臨困境,你也不會再顧及舊傷了。

  3、擺脫陷阱:放棄完美

  很多人在受傷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情緒:“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為什麼關鍵時候受傷了。種種原因就出來了。有些人總是帶著只有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才能打好網球的觀念去比賽,有的人在遇到傷病的時候,就會過多誇大傷病的影響,在心理上產生更多的焦慮。

  如何擺脫這一心理陷阱呢?你需要正視現實,將傷病作為自己打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把自己想象成超人的前提下研究制勝之策,淡化對傷病細微的感觸。多想一下自己有哪些技術可以不受傷病影響,又有哪些戰術可以配合得上這些技術;揣測對手在得知自己的傷病後可能採取的詭計,籌劃因勢利導的化解之道。

  4、保持平靜:放鬆身心

  通常,肌肉越是緊張,疼痛的感覺就越是強烈。放鬆身心,無疑是削減傷病痛苦的最佳途徑。別讓自己像熱鍋上的螞蟻,放鬆肌肉丶深呼吸。在結束一分的爭奪之後,不妨放慢動作,在發下一個球之前,給自己多找點兒時間進行調整,恢復平靜的心理狀態。能成功地讓身體持續處於放鬆狀態,排除疼痛的影響也就不難了。

  網球運動常見損傷

  頸部:受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也要注意安全。我們經常會見到落枕,其實也就是頸部受傷,在打網球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的發球姿勢,要不然就會導致頸部損傷的出現。處理辦法可通過手法治療,將錯位的小關節恢復正常。

  肩部:以肩帶***指將手臂連線到軀幹的結構,包括肩胛骨、鎖骨以及其周圍軟組織等結構***前方損傷居多,慢性損傷主要由生物力學異常引起。肩袖肌群對網球選手的作用重大,發球後的減速控制要靠它來完成。過度使用是肩部損傷的典型病例,過度訓練、肩胛骨不夠穩定以及缺少力量都會造成過度使用,損傷的結果是造成肌腱炎、關節盂軟骨磨損和盂脣損傷。

  肩部損傷是網球運動中最常見的損傷之一,經常在草地、硬地比賽的選手更容易出現肩部損傷,因為他們更加依賴有力的發球。損傷出現的情況下,如果休息時間不足或缺乏專門的訓練,損傷會加重。伴隨肩袖損傷,常會出現肩關節撞擊綜合症,這主要是動力鏈的傳遞出了問題。實驗結果表明,發球時54%的力量來自於下肢,下肢的力量必須高效傳遞到肩和手臂,這就要求動力鏈動作合理、協調。當今在做頭上運動時,國際上流行兩種觀點,Push-through和Pull-through,Push-through是用更多軀幹肌肉和地面反作用力,屈肌角度越大***蹬伸越好***,發球效果更好;Pull-through多見女性運動員,她們膝關節屈曲不夠,髖關節旋轉不足,導致發球時身體前傾、軀幹摺疊。

  發球時容易出現的損傷還有一種,持拍側對側下肢部拉傷,多見於草地及Rebound Ace球場。發球時,為了產生強有力的向心收縮,肌肉要先做離心收縮,過頂投擲類專案都是如此***網球的發球動作類似於過頂投擲專案***。

  肘部:通常情況下,肘部出現意外損傷的例子很少,主要是節過伸。

  手腕:常見損傷部位為三角軟骨盤。反手擊球技術不好或經常打反手上旋球,會給三角軟骨盤造成更多衝擊,在紅土場上容易出現。同時,要注意肩關節與軀幹的活動範圍與穩定,同側肩外旋不足,以及軀幹旋轉不足,導致身體動力鏈受限,而給手腕帶來過多的壓力,也是手腕損傷的重要原因。處理辦法是使用保護支援帶,在一定範圍內限制腕關節的運動;並且檢查處理肩關節以及軀幹旋轉不足的問題。

看過網球運動的好處介紹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