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早為話題的作文

  “早”凸顯出智慧。《禮記》有云:“預則立,不預則廢”。這閃耀著智慧之光的話語,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準備,有所規劃,否則就不可能夠取得成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早

  無論是漢語一聲溫馨的問候——“早!”,還是英語悠揚的一聲“morning!”,有著太多文化差異的東西方人,卻不約而同的用同一個概念表達著同一個美好的祝願。

  是的,“早”代表著希望。我們智慧的先民早已將希望賦予了這個早“字”。從結構上看,“早”字從日,從十,就像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樣子,歷經漫漫長夜的人們是多麼渴望著光明,因為有了光明也就有了希望。

  “早”意味著勤奮。有了希望就要去實現它,毫無疑問人類就是通過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希望,才從原始矇昧走向現代文明的。但同時人們也很清楚,希望的實現離不開自己的勤奮。古人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就是在告訴自己也告誡我們後人,莫負春光,勤奮耕讀。於是就有了“聞雞起舞”,苦練本領報效國家的祖逖;於是就有了將一個“早”刻在課桌上,讓它向一盞燈燭一樣,時刻警醒自己發奮讀書終成民族脊樑的魯迅。

  “早”凸顯出智慧。《禮記》有云:“預則立,不預則廢”。這閃耀著智慧之光的話語,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準備,有所規劃,否則就不可能夠取得成功。古往今來,無數成功的軍事家從不打無準備之戰,就拿一戰而使天下成鼎足之勢的“赤壁大戰”來說,“孫劉聯合”的方針早“預”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裡——“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至於此後的“黃蓋假降”、“龐統獻連環”、群英會上使“蔣幹中計”、“借東風”等等一幕幕的精彩無不是在戰前做著周密的部署,這就是“預”。

  慢說戰爭的勝利要早“預”,對災害的防範同樣也離不開早做準備——這便是“未雨綢繆”,還是智慧的先民在指導著我們——大雨未來,先做防範,修繕房屋,加固提防,就可以將災難降低到最低程度。大家應該還清楚地記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不知有多少學校校毀人亡,而有一所學校的校長因為多年堅持在學生中大搞應急疏散演練,結果同樣是面臨巨大的突發災難,他的學校卻創造了“0”傷亡的奇蹟。

  改革開放初期,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但同時也因為“預”得不夠,不科學,結果帶來了資源和環境的一系列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持續發展。

  現在我們黨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域性,這裡面實際上就包含了對發展的科學規劃的問題,熟話說亡羊補牢,猶未為晚,讓我們從“早”字上得到積極的啟示,吸取先民的智慧,以科學的態度和勤奮的精神,經營好我們自己的人生,也經營好我們自己的國家。

  感恩要趁早

  受人滴水之恩,都知道要湧泉相報。可在我們身邊的父母,給我們的恩惠是最多的,卻是最容易忽視,最容易遺忘。等到父母為我們操心的已經白了頭髮,長滿了皺紋的時候,父母老了,我們長大了,這時候,就已經晚了。

  這是我經過一段往事後,所感悟出來的———

  這並不是我的親身經歷,而是我親眼目睹的一對母女的故事。

  那一年,我才剛剛三歲,小區裡來了一對母女。女孩已經是四年級,可那位母親看起來很漂亮,光彩照人。那一年,女孩11歲,母親38歲。

  又過了幾年,以前文文靜靜的女孩變得調皮,頭髮剪成了像男孩子一樣的短髮,天天騎著自行車和一群夥伴在街上玩耍。下午的六七點鐘,時常可以聽見媽媽著急的在小區四處喊著女孩的名字。那時候,女孩雖然時常和媽媽近距離的吵架,卻始終沒有發現母親的頭髮上已有了幾根銀絲,皺紋也爬上了母親的眼角。那一年,女孩13歲,母親40歲。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女孩到了19歲,母親自然是46歲。女孩成了一個壞孩子,曠課、逃學、泡網咖,可母親依然是堅定的尋找。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出去逛街,看到了女孩的母親,騎著一輛自行車,剛從一家網咖出來——女孩徹夜不歸,母親只好挨著網咖一個一個找。可現在在我眼前的母親——頭髮花白了一半,臉上的皺紋也多了很多。這八年時光,女孩的母親以前的光澤,一絲一絲地被抽走了,很蒼老,她沒有看到我們,眼神裡充滿了堅定的目光,邁著同樣堅定的步伐,騎著車子向另一個網咖奔去。

  誰也沒想到:女孩20歲的時候,母親突然去世了,是心臟病突然發作。女孩當然不知道母親有心臟病,只知道母親有力氣,可以把十多斤的大米從樓下扛到家。母親只活了47歲。女孩趴在母親的床前哭啞了嗓子,卻再也不能把以前自己沒有給媽媽的愛補回來了……

  論早

  一個清純的仲夏夜,明月的餘輝點燃了夢裡的燈,照亮了我心靈的旅程,此時的我,如夏夜裡的蟬,在蒼茫的夜色中追尋"早"的痕跡,漸漸地,仲夏女神把我帶到了魯迅的面前.

  "閣下有何貴幹,怎麼深夜來訪 "

  "晚輩深夜造訪實屬不敬,但還是斗膽和先生論一論'早'字."

  "好!請坐."魯迅向一個椅子指了指."多謝先生."我坐在椅子上,張目四顧,先生正在沏茶.看到如此一番情景,我悠悠地嘆了口氣.沒想到卻被先生聽到."年輕人,為何長嘆 "

  "我嘆先生文思泉湧,才高八斗,卻棲身如此陋室,真乃'上天忌英才'.""非也,豈不聞生於憂患乎 此事暫且不論,我們且先論'早'字,如何 ""好."我接過先生遞過來的茶說道.

  "早,是一種好習慣,我就曾以'早'字作為我的座佑銘."先生呷了一口茶說道,"古人云:為學須及早,又云黑髮不知勤學早,足見古人學習之勤,以早為志. "

  "我以為,古人之早乃勤奮,而非早矣.古人早起早學,可列為勤奮之舉.然我以為早不一定就是好的."我說.

  "噢,此話怎講 "

  "早本是古仁人志士勤奮之舉,卻有人視'早'為好,以致令人嗟傷不已.曾有人於夏日早早摘取果實,以致青澀***,悔恨不已;又有農夫求實心切,揠苗助長,使半畝青苗盡枯死.由此可見,在勤奮求知時,以'早'為鑑,方能逼迫自己勤學及早;而對於另一些事物,定要能沉住氣,從容不迫,方能收穫一畝金黃,半天喜悅."

  "言之有理,你看來對此花了一番功夫.正如你所說,求學及早,及勤之道;收穫及早,不切實際也.凡事當早則早,宜遲則遲,不必萬事皆求早.好吧,時間不早了,請在陋室小憩,如何 "

  "好."我接受了先生的盛情.

  茶杯中騰起嫋嫋氤氳熱氣,升到空中,帶來滿室清香,只剩下一杯清茶和我久久的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