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追夢百年小康範文

  無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將會不斷髮展和進步。為我們自己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百年追夢全面小康的作文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後指出: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期盼。 我堅信,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堅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週年之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更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踏上新徵程的重要時刻,在國家博物館這一極具象徵意義的地方,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殿堂,向全世界莊嚴昭告了中國夢!

  對於中國和世界而言,中國夢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欲使這個新興的概念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並轉化為踐行中的自覺行動,我們必須完完全全的理解中國夢這個詞中所孕育的深刻含義。

  我認為中國夢是國家、民族、個人三位一體的複合夢。葉再春認為,泱泱大國的中國夢,不是、也不可能是單向度的夢。從個體看,它是中華兒女的富民夢;從集體看,它是強國夢;從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復興夢。富民夢是基石,強國夢是關鍵,復興夢是目標,三者脣齒相依,缺一不可。只有三個夢全都實現,中國夢才算完整、完美。 中國夢是要讓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復興路,世紀滄桑強國夢。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對美好夢想沒有堅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樣沒有前途。只有自強不息堅定夢想的奮鬥才會有當今強大的中國。說過讓每個人人生出彩之夢,是每個人和祖國一起成長的夢。年輕人的未來決定國家的未來,年輕人的中國夢匯成整個國家的中國夢。所以我們更應該堅定夢想,自強不息的去奮鬥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國夢。

  百年坎坷復興路,世紀滄桑強國夢。如今改革在出發,改革在揚帆。我們比任何一個時期都要接近這個偉大的目標,比任何一個時期都要有信心實現這個目標!百年追夢,中國追夢!

  篇2

  旭日東昇,新的陽光在衝散陳腐氣息,迎接我們的是一個新世紀的中國,煥然一新的中國。歷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熱情卻不曾冷卻,我們多了一份理智,在仔細審視中國的復興之路。

  在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上任以來“中國夢”一詞走紅。“中國夢”的主要動力有三大根源:一是追求經濟騰飛,改善生活,物質進步,環境提升;二是追求公平正義,民主法制,文化繁榮,教育進步,科技創新;三是追求富國強兵,扞衛民族尊嚴,維護主權完整,國家統一。

  每個人認為在三大動力來源的基礎上,中國人有遠見,有智慧,有愛國情操的公民團體及領導人,應該及時準確的找到整合協調這三大動力來源的共同支點,形成發展進步的兩者合力,造就眾志成城的“中國夢”。懂得個人幸福和國家富強是緊密相關的。每個人心中又升騰起關於國家社會的夢想。我想那個夢想一定是五彩繽紛的,一定是芳菲滿眼的。每個人的夢想都不一樣,但其共同點一定是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公平正義。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對美好夢想沒有堅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樣沒有前途。

  在最近的幾次的講話中既強調實幹實邦又強調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一個個夢想成為現實。圓了民族獨立夢,圓了百年奧運夢,圓了航天航海夢,也圓了房子,汽車,上學,養老的百姓夢。世界還將見證,一個個更加美麗的中國夢將在我們手中成真!夢想連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沒有正確的道路,就無法匯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夢想也無法實現。

  90多年來,我們黨僅僅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行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唯一正確道路。我知道,雖然我沒有天才般的智慧,沒有過人的才幹。但我有一顆熾熱的心,有一雙勤勞的手。我相信,努力了就會有收穫,努力了就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而不斷探索著,奮鬥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起哀悼,一起歡呼,一起奮鬥,一起感動。無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將會不斷髮展和進步。為我們自己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

  北京,是中國共產黨及全國人民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裡運籌帷幄,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導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國富民安的道理。

  認識到我們這代青年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只要我們胸懷理想,簡單信仰,又腳踏實地,苦幹實幹,我們就一定能擁抱和完成美麗的“中國夢”!

  篇3

  斗轉星移,花開花落,新中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光輝歷程。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在這成就的背後有一個夢——中國夢。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百姓的物質生活也迅速改善,不管是衣食方面還是住行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半個世紀前,我國還是資源匱乏的"票證時代",而如今的市場貨物供應充足,商品種類繁多,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新鮮事物層出不窮。東、中、西部之中差距也逐步的縮小,經濟效益也有明顯的提高,經濟發展使人民的生活改善,也使我們離中國夢近一步。

  雖然人民的生活改善了許多,但是在發展中我們還要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例如,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繼續努力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中,我們目前的目標是力爭201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8年翻兩倍,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為了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人民更加幸福,我們要懂得貢獻自己的青春與力量去實現中國夢。

  發展固然重要,但民族團結,民族精神同樣也重要。我國很明確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程序中,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因為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精神關係到國家生髮展的根基,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關係到我國的偉大復興。

  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國家的強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只有弘揚民族精神,才能集中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

  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揚我國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就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的民族精神。又如在1998年的抗洪搶險鬥爭中,中國人民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於勝利"的抗洪精神。再如在20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中國人民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抗震救災精神。這些偉大的民族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就讓我們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在社會上大力提倡民族精神,使之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動力,民族精神讓我們又向中國夢邁進了一步。。

  當代中國的每一位中學生,應立志報效祖國,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落實到行動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學習,在全面發展的同時,發揚個人特長,爭做有用之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激勵人們報效祖國的古訓是許多有志之士的座右銘,也是當代中國光大少年的心聲,思考怎樣規劃人生,立志成才,進行理智的選擇,以才幹和責任塑造自己的輝煌人生,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這是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一個夢。而這一崇高的夢,將有我們這一代人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