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蘭怎麼養殖墨蘭的養殖方法

  墨蘭的花的色澤變化較大,較常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淺色脣瓣,也有黃綠色、桃紅色或白色的,一般有較濃的香氣,那麼你對墨蘭的養殖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墨蘭怎麼養殖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墨蘭的養殖方法

  基質

  中國傳統栽植墨蘭多用其原產地林下的腐殖土,當地人稱為“蘭花泥”。這種土腐殖質含量豐富、疏鬆而無粘著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墨蘭的優良用土。在北方栽培墨蘭,一般都用腐葉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爐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製。

  分盆

  分盆時,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蘭苗的基部,將盆倒置過來,並輕輕叩擊盆的周圍,使盆與盆土分離,再細心將土坨輕輕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蘭根,剪去腐爛根、斷根、枯葉及乾枯的假鱗莖,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將蘭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800倍液中進行消毒。殺滅傷口附近的病菌。

  上盆

  盆選好後,種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面蓋以大片的碎瓦片,並鋪以窗紗,接著鋪上山泥粗粒,即可放入蘭株***蘭株根系的分佈要均勻、舒展,勿碰盆壁***,然後往盆內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鱗莖的葉基處。並在泥表面再蓋上一層白石子或翠雲草,既美觀又可保持表土溼潤。接著用盆底滲水法使土透溼後取出,用噴壺衝淨葉面泥土,放置蔽蔭處緩苗,一週後轉入正常管理。

  澆水

  墨蘭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須用自來水澆墨蘭,須暴晒一天之後才能應用。澆水用噴壺,不要將水噴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夏季切忌陣雨衝淋,必須用薄膜擋雨。夏秋兩季在日落前後,入夜前葉面乾燥為宜。冬春兩季,在日出前後澆水最好,還要噴霧增加空氣溼度,以利墨蘭生長。生長期需要有75﹪-80﹪的空氣相對溼度,冬季需要有50﹪以上的空氣相對溼度。基質表面偏幹,就需儘快澆水,切勿偏幹過久。

  施肥

  墨蘭施肥“宜淡忌濃”,一般春末開始,秋末停止。施肥時以氣溫18-25攝氏度為宜,陰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種類,有機肥或無機肥均可。生長季節每週施肥一次,秋冬季墨蘭生長緩慢,應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後噴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汙葉片。施肥必須在晴天傍晚進行,陰天施肥有爛根的危險。

  墨蘭的葉與假鱗莖均含有大量的磷,其老根也有極強的吸收磷的能力,因此墨蘭的需磷量較少;墨蘭株粗葉闊,對氮的需求較大。墨蘭葉闊,需要較多的鉀素營養,株葉的木質素與纖維素才能有效地增多而增強株葉的支撐力,不至於軟弱不支。因此墨蘭對肥料三要素的適合比例為氮35﹪:20﹪:45﹪。

  墨蘭雖喜肥,但切忌肥料濃度高和頻頻施肥,而是要求化肥0.1﹪,有機液肥0.1﹪-0.2﹪,每隔15-20天施1次。

  光照

  墨蘭林木茂密,有高大的樹木為它們擋陽遮陰。所以栽種墨蘭也應人為地為其創造合適的光照條件。光照過強易使葉片晒傷造成日灼病。過度遮光或長期放在室內又會影響蘭花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長不良和不易開花。冬春用一層70%左右***固定式***、夏秋晴天另加一層50%左右***活動式***的遮陽網最適合寒蘭生長***陰雨天可不遮***。總之,在保證不灼傷蘭葉的前提下,適當多見陽光,特別是上午9時前的晨光對蘭花生長和開花都十分有利。冬春晴天要有40%-50%的遮蔭,夏秋晴天要有80%-90%的遮蔭。

  溫度

  墨蘭的細胞壁和角質層薄,因此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氣候,既怕炎熱又怕寒冷,對低溫特別敏感。在春分之前、秋分過後,如遇氣溫急劇下降,又颳起寒風,應十分注意做好防寒工作,否則易造成蘭株黃葉死苗。墨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8℃~28℃,夏天超過30℃,冬天平均溫度低於10℃,則生長緩慢或進入休眠期。氣溫高於35℃,蘭株將出現葉片枯焦或捲曲;低於5℃有可能遭受凍害,輕者葉片出現絳紅色斑塊,重者葉片凍死甚至全株死亡。進入冬季,有條件地應將蘭株特別是珍稀品種,移於室內養護;必須在室外越冬的,需搭建臨時溫棚或覆蓋雙層塑料薄膜,以免造成冷害和凍害。夏秋要避免烈日暴晒,避免灼傷蘭葉,影響觀賞。

  溼度

  這裡所說的溼度是指空氣溼度。墨蘭喜歡盆土稍幹,空氣溼度大的生長環境。故栽種墨蘭宜人為地創造白天55%-75%,夜間不低於80%的相對溼度,可採用加溼機,自動噴霧、掛水簾、地面灑水,設水池或水盆增溼等措施。空氣溼度大,墨蘭葉面油亮翠綠,生長良好,易養出全封尖的上等苗。但溼度大應切記經常保持通風。生長期空氣溼度應保持在65%-85%之間,冬季休眠期空氣溼度應為50%-60%。

  汙染

  墨蘭葉片長薄,氣孔多,與空氣接觸面大,故特別需要空氣清新,無汙染的生長環境。墨蘭園應力避附近有排濃煙廢氣及產生大量灰塵的工廠、車間。家庭養植應儘量遠離煙窗、抽油煙機及空調機外風口等,同時應選用無汙染、酸鹼度適中的清澆用水;空氣清新、無煙霧、少灰塵、無異味、通風良好的環境均適合養蘭。凡是人可飲用的水均可用於澆蘭。

  墨蘭的繁殖方法

  分株

  此方法操作簡單、可靠,分株後開花也快,而且能儲存品種的原有特色。它是分割叢生蘭花的假鱗莖,將其分為單個或2-3 個為一組,獨立栽種,以達到增殖目的的一種繁殖方法。墨蘭的分株繁殖最好選在休眠期進行,即新芽未出土,新根未生長之前,或花後的休眠期。分開的蘭株要進行整觀、剪去爛根、枯葉。

  消毒方法,可用70 %的甲基託布津800-1000 倍的溶液,浸泡蘭株根部10-15分鐘,浸後稍為晾乾,即可重新栽植。分株繁殖雖簡單易行,且能保持品種的固有特性,使許多名貴品種得以儲存,但是分株畢竟繁殖係數小,很難滿足大面積生產和市場的需要。

  組培

  組織培養就是利用細胞學說及植物細胞全能性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林木繁殖方面正不斷推廣。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組培繁殖更為容易,成功率也要大。墨蘭組培的繁殖就是採用先進裝置,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繁殖墨蘭的一種先進方法。經組織培養的墨蘭抗性強,病蟲害少,成活率高,可以批量生產。

  雜交

  墨蘭的種內各品種間雜交沒有任何障礙,很容易獲得大量的雜交種胚;

  墨蘭與建蘭、春蘭、蕙蘭、寒蘭雜交也極易成功,雜交種胚的量也很大;墨蘭和蘭屬內其他種間雜交雖然獲得雜交種胚量少些,但雜交成功率很高。墨蘭和蘭屬外的蘭花雜交相對困難,但仍可以獲得成功。

  墨蘭雜交種胚的萌發雖然比洋蘭困難,但墨蘭雜交種胚萌發的難易程度和雜交親本有關,如墨蘭和大花蕙蘭的雜交種胚萌發率可達100%,種胚萌發速度快,萌發後形成原球莖,很容易產生***植株。

  墨蘭和國蘭的其他種或品種間雜交,所得種胚萌發率差異很大,萌發率從0-70%都有,但由於雜交種子量大,這樣的萌發率已能夠滿足育種需要,而且只要採用適宜的採種時間,延長萌發時間等措施均可以讓更多的種胚萌發。絕大多數墨蘭雜交種胚萌發形成根狀莖,雖然從根狀莖再生植株比洋蘭困難,該技術己可以保證生產出足夠多的***植株供選。

  多倍體

  多倍體育種是墨蘭育種的另一個重要方法。用墨蘭的原球莖或根狀莖為材料,經秋水仙素或輻射處理後均可以產生多倍體。墨蘭的多倍體葉片厚實,花形整齊對稱,本身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但更重要的是多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後可以產生奇倍數或非整倍體的蘭花植株,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鮮豔,極具觀賞價值。甚至已獲得了一些四倍體的材料,這些材料葉片濃綠厚實,整個植株比較大,人們正在進行染色體數目鑑定。

  其它

  墨蘭育種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如轉基因等進行改良。

  墨蘭的形態特徵

  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長2.5-6釐米,寬1.5-2.5釐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3-5枚,帶形,近薄革質,暗綠色,長45-80***-110***釐米,寬***1.5-***2-3釐米,有光澤,關節位於距基部3.5-7釐米處。

  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較粗壯,長***40-***50-90釐米,一般略長於葉。總狀花序具10-20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長於1釐米外,其餘的長4-8毫米;花梗和子房長2-2.5釐米;花的色澤變化較大,較常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淺色脣瓣,也有黃綠色、桃紅色或白色的,一般有較濃的香氣;萼片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 2-3 ***-3.5***釐米,寬5-7毫米;花瓣近狹卵形,長2-2. 7釐米,寬6-10毫米;脣瓣近卵狀長圓形,寬1.7-2.5***-3***釐米,不明顯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具乳突狀短柔毛;中裂片較大,外彎,亦有類似的乳突狀短柔毛,邊緣略波狀;脣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2-1.5釐米,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花期10月至次年3月。蒴果狹橢圓形,長6-7釐米,寬1.5-2釐米。

墨蘭的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