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大全

  鐵線蕨的養殖須放置到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養護,因此非常適合家庭盆栽養殖觀賞,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鐵線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對你有幫助!

  鐵線蕨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

  鐵線蕨喜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園土:腐葉土:沙=4:5:1或泥炭土:腐葉土:沙=4:4:2;

  2、施肥要點:

  鐵線蕨需肥量不大,一般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即可。若能施少量鈣質肥料,則長勢會更佳。但要注意,澆水施肥時不能沾汙葉面,否則易造成葉片枯黃,影響觀賞效果。

  鐵線蕨喜肥,但對肥料要求不高。春夏秋三季是鐵線蕨的生長季節,可每30天追施腐熟的20倍液肥1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2次。其間可加施1000倍硫酸亞鐵溶液2~3次。

  夏季氣溫炎熱時不施肥。秋季氣溫涼爽後停止施肥。給鐵線蕨施腐熟的液肥時,應用細嘴噴壺沿盆口慢施,不要讓肥液沾上葉片,否則易燒壞葉片。

  3、澆水要點:

  鐵線蕨喜歡溫暖、多溼及半陰的環境,生長期需每天澆1次水,夏季炎熱時每天應早晚各澆1次水,同時應向葉面及花盆周圍地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溼度。這樣才能保持葉色碧綠。若供水不足或空氣乾燥,葉片就會變黃或卷邊焦枯。為使葉色碧綠,最好將花盆放在潮溼的沙盤上養護。

  鐵線蕨喜溼潤的土壤及溼潤的空氣環境。春季鐵線蕨開始生長後,應多澆水使盆土處於潮溼狀態,並經常向其四周灑水增加空氣溼度。春末至秋初氣溫較高時,保持盆土潮溼的同時,應增加灑水次數。

  秋末、冬季及春初氣溫較低時,盆土以溼潤為好,不能讓盆土表面乾燥,在澆水的同時應經常性的在其四周灑水增加空氣溼度。

  4、光照要求:

  鐵線蕨雖屬陰生植物,但生長季節仍需要一定的光照。室內養護時最好放在居室東面或北面窗臺上,其光照水平較為理想。夏季中午應遮去50%~60%的陽光,早晚可適當見光,光照過強會引起葉緣焦枯。如放在室外陽臺上培育,夏季應遮陽,避免陽光直射,否則,極易引起葉緣焦枯。

  5、溫度要求:鐵線蕨生長適溫在15~20℃,冬季氣溫不低於10℃葉片才能保持鮮綠。在盛夏,如氣溫過高則需要每天給植株噴水。

  養殖鐵線蕨的注意事項

  1、鐵線蕨宜在春季栽植或翻換盆土。盆土常用腐殖質、泥炭土、少量河砂和基肥混合而成,換盆時勿傷根系,避免風吹,保持盆土溼潤和空氣溼度。

  2、鐵線蕨生長旺季要澆足水,並經常向植株周圍灑水。澆水忌盆土時干時溼一每月施2~3次稀薄液肥,施肥時注意不要灑在葉片上,以免引起爛葉。冬季減少澆水,不施肥,因鐵線蕨有喜鈣特點,盆土可加適量石灰、碎蛋殼等含鈣肥料。

  3、養護過程中發現有枯葉時應及時剪除,以保持植株清新美觀並有利於萌發新葉。葉叢過密時,可於每年秋季將老葉適當修剪,以保持優美株形和良好生長勢。

  4、由於鐵線蕨的葉片生長快速,在生長季節,應經常性的疏剪去部分老葉片。葉片過密時,鐵線蕨不僅失去其飄逸的形態,而且其心部生長的新葉容易因光照不足枯死,形成空心。

  鐵線蕨的作用

  1、觀賞:鐵線蕨莖葉秀麗多姿,形態優美,株型小巧,極適合小盆栽培和點綴山石盆景。由於黑色的葉柄纖細而有光澤,酷似人發,加上其質感十分柔美,好似少女柔軟的頭髮,因此又被稱為“少女的髮絲”;其淡綠色薄質葉片搭配著烏黑光亮的葉柄,顯得格外優雅飄逸,觀賞效果很好。

  2、裝點家居:鐵線蕨可以與家居風格進行搭配,點綴家居。簡約風格講求的是簡潔明快的時尚家裝,但是與此同時,它又追求個性的張揚,最大限度的將主人的氣質體現出來。所以說,鐵線蕨正是這樣一種適合安放在家裡的植物。中式風格除了我們熟悉的典雅之外,其實也可以搭配鐵線蕨之類的柔弱植物,這樣更能彰顯中國傳統的以柔克剛精神,而與其他風格的混搭,則可能碰撞出更加精彩的火花,鐵線蕨的加入就會使得家居多了幾分清新之感。

  3、淨化空氣:鐵線蕨可以淨化室內空氣,吸收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還可使人心情放鬆,有助於提高睡眠的質量。鐵線蕨每小時能吸收大約20微克的甲醛,所以有人把鐵線蕨比喻成最有效的生物“淨化器”,本身所具有的強大的空氣淨化作用,對改善家居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成天與油漆、塗料打交道的人,或者身邊有喜歡吸菸的人,應該在工作場所放置少一盆蕨類植物。另外,鐵線蕨還可以抑制電腦顯示器和印表機中釋放出來的二甲苯和甲苯。

  4、藥用:鐵線蕨除了具有觀賞、搭配家居、淨化空氣的功能外還能入藥,有祛風,活絡,解熱,止血,生肌的功效,可以治療風溼瘙痺拘攣,半身不遂,勞傷吐血,跌打,刀傷,臁瘡。清熱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絡。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嘔血,便血,腳氣水腫,風溼骨痛,蕁麻疹,半身不遂,手腳麻木,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骨折,瘡癰,小腿潰瘍。 流行性感受冒、感冒、咳嗽、肝炎、痢疾、腰痛、尿道結石、乳痛、癆傷、跌打損傷、燒燙傷、蛇咬傷、疔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