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竹芋種子的養殖方法介紹

  孔雀竹芋,竹芋科、肖竹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室內觀葉植物,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雀竹芋種子的養殖方法

  1.土壤:孔雀竹芋盆栽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壤土,一般可用腐葉土3份、泥炭或鋸末1份、砂1份混合配製,並加少量豆餅作基肥,忌用粘重的園土。上盆時盆底先墊上3釐米厚的粗砂作排水層,以利排水。

  2.水分:生長期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秋季除經常保持盆土溼潤外,還須經常向葉面噴水,以降溫保溼;它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溼度,最好能達到70%至80%;忌空氣乾燥、盆土發乾,但不能積水。秋末後應控制水分,以利抗寒越冬。冬季保持乾燥的環境,過溼則基部葉片菱黃枯焦,影響其觀賞價值。

  3.施肥:孔雀竹芋缺肥時植株明顯矮小,葉色暗淡,金色光澤不豔。生長期每20天施稀薄液肥一次,氮磷鉀比例應為2∶1∶1,可使葉色光澤豔麗,切忌氮肥比例過大,如平時每隔10天用0.2%的液肥直接噴灑葉面,對萌芽和生長均極為有利。冬季和夏季停止旋肥。

  4.光照:5—9月生長季要置於陰蔽或半陰處,保持40%-60%的透光率,避免烈日直射,光照過強或空氣乾燥容易造成葉緣葉尖枯焦、葉面斑紋暗淡無光;但光線也不宜太弱,若長時期放在陰暗室內,溫度低、光照不足,也會長勢衰弱,不利葉色形成,失去葉面特有的金屬光澤。冬季可接受通過玻璃的直射陽光。

  5.溼度:雀竹芋喜高溫、溼潤,生長適溫為18℃-25℃,喜空氣溼潤,在20℃以上的5月-10月生長最快,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低溫季節,北方應移入溫室越冬,冬季越冬溫度不宜低於15℃,否則葉色暗,葉片捲縮,葉尖發黃,如受凍輕微,及時改變環境條件,來春仍能發出新葉,如受凍嚴重葉子先後枯死,甚至全株死亡。如室內晝夜溫差大可用塑料薄膜套盆或用玻璃箱保溫保溼,每月並用溫水清洗葉面一次,以保持葉片的色澤。

  6.換盆:每年春季,待氣溫穩步升至20℃後,可換盆一次,換盆時須新增新的培養土,並剪去殘根敗葉,重新栽培,以利生長。

  7.繁殖:孔雀竹芋用分株繁殖。一般多於春末夏初氣溫20℃左右時結合換盆換土進行。氣溫太低時分株容易傷根,影響成活或使生長衰弱。分株時將母株從盆內扣出,除去宿土,用利刀沿地下根莖生長方向將生長茂密的植株分切,使每叢有2 —3個萌芽和健壯根;分切後立即上盆充分澆水,置於陰涼處,一週後逐漸移 至光線較好處,初期宜控制水分,待發新根後才充分澆水。

  孔雀竹芋的病蟲害防治

  介殼蟲

  孔雀竹芋病蟲害較少,但如果通風不良、空氣乾燥,也會發生介殼蟲為害。

  防治方法:應用1500倍樂果噴灑防治。

  孔雀竹芋葉斑病

  葉斑病病斑黃褐色,發病初期在葉片邊緣附近或葉片中央形成黃色小粒點,並且逐漸擴大,顏色加深,轉為黃褐色,病斑外圍有比較明顯的暈圈,隨著病斑的擴充套件,葉片逐漸乾枯、萎縮,以致脫落而死。病原為半知菌德氏黴發生孢子。發病原因是高溫高溼,空氣不流通,植株擺放過密,栽培環境中雜草、爛葉多,氮肥施用過多,植株徒長。組織幼嫩者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是加強肥水管理,適當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長充實,增強本身的抵抗力。及時清除病殘葉以及雜草,減少侵染源。植株擺放不易過密,適當通風透光,降低環境的溼度,可減少發病。發病時噴藥保護。藥劑有:50%的多菌靈600倍液至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至800倍液;5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至6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一次。各種藥要交替作用,可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孔雀竹芋有毒嗎

  1、是否有毒:孔雀竹芋是無毒的,花友放心養殖吧。

  2、溫馨提示:孔雀竹芋在室內養殖好處是白天提供氧氣,美化居室,陶冶情操,並能增加室內空氣溼度。但是植物晚上都會進行呼吸作用的,所以晚上最好別把孔雀竹芋放在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