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元旦黑板報初中版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初中生歡慶元旦的黑板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慶元旦黑板報圖片1
歡慶元旦黑板報圖片2


歡慶元旦黑板報圖片3

  歡慶元旦黑板報相關內容1

  2015年在成功和收穫的喜悅中漸漸遠去,2016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我們班要利用最後半天的時間開元旦聯歡會。

  下午,我早早地來到教室,發現教室已經被佈置的五彩繽紛,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聯歡會沒開始前,同學們聊得熱火朝天,趁老師沒來,一些同學已經開始玩了起來。瞧!有些同學成了雪人,有些同學成了被黏在蜘蛛網上的小昆蟲,有些同學成了小花貓。咦?怎麼多了一個花臉美猴王,仔細一瞧,原來是我們的組長。大家玩得不亦樂乎,突然,教室裡鴉雀無聲。哦,原來是老師來了。不過同學們因為老師的到來更加玩性大發,一位同學趁老師不注意把奶油摸在老師臉上。這同學還沒來得及高興,只見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贈了他。玩鬧過後,主持人宣佈聯歡會開始。第一個節目是由屈夏雨和雪玉婷表演的小品《買菜》,同學們看了之後,笑的肚子都疼了。然後是高晗和曹營這兩位歌王為大家唱《星空物雨》。接下來到了高潮時刻,是由朱元江組合表演的小品《開學了》,讓大家笑的合不攏嘴。最後一個節目是剛才介紹的兩位歌王唱的《愛的華爾茲》。

  接著,大家決定擊鼓傳花,鼓聲起,大家開始傳花,鼓聲落,花傳到哪位同學手裡,誰就要上臺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第一回合開始了,大家的心也跟著鼓聲起起伏伏,生怕傳到自己這兒。說巧不巧,花落到了老師手裡。老師給大家講了個笑話,大家笑得前仰後合。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眨眼,聯歡會就結束了,大家仍然在回味剛才的快樂,捨不得離開。我真希望2011年的元旦快點來!

  歡慶元旦黑板報相關內容2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農***夏、陰***歷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在漢語各地語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在中國,元旦已列入了法定假日。

  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中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元旦起源

  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 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元旦演變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