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畢業班班主任工作計劃
初三學生即將面臨人生第一次選擇,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此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
1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使學生能正確對待初中畢業這個人生的重要轉折,使全體初三學生都能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能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特制定此工作計劃。
二、工作目標
結合校德育目標,爭創有特色的班集體,努力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的發展、發揮自己的潛能,考上一個滿意的學校。
三、方法措施
1、繼續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教育。
充分利用晨會、班會時間,促進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的形成,能自覺抵禦不良行為的誘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開展理想、品德、意志方面的教育,在升學就業等問題上能正確對待,做到既要有努力方向、奮鬥目標。
2、加強學生常規工作的管理。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做到班級佈置的規範化,配合學校的各項檢查與活動,認真接受檢查,爭取改正不良習慣,並在一定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集體觀念和競爭觀念。保持教室、校園及公共場所的整潔。本學期將加強宣傳的力量,發揮集體力量,提高板報的質量。
3、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爭取學生全面的發展。
配合好體育老師上好體育課,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爭取在體育測試中能人人過關。積極參加各項運動和比賽、文藝匯演等活動。配合好學校的團支部的工作,爭取在最後一學年中讓那些原後進但進步大的學生戴上團徽。
4、加強後進生的輔導轉化工作, 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這是提高全班成績的關鍵所在。所以這個學期一定要抓好對差生的輔導和轉化工作,制定好計劃,在班中全面鋪開,平時儘量多下班,瞭解差生的學習困難,儘可能地提高差生的學習成績,從而進一步提高全班總體成績.
我還計劃加強與各任課教師的聯絡,以對學習困難者聯手幫助。針對各科的特點,我要經常性地與各任課教師討論各科的學習方法,並及時地向學生介紹,以完善其學習方法,做到授之以漁,教給其點石成金之術。
5、進一步提高衛生、跑操質量
衛生、跑操是良好班風的體現。因此,每一個班都必須提高對這兩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我打算在這個學期一開始就制定出有關這兩方面的詳細的獎罰措施,以便在以後對學生的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依,使這兩項工作在新的學期裡再上一個臺階。
6、加強與家長聯絡
出現問題要及時瞭解,共商對策,達到共同管理的目的,爭取讓學生在緊張、穩定中度過這一衝刺期,以最佳心態迎接中考。
2
一、工作目標
1、認真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學生,為提高學習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2、全面瞭解學生,努力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良好的競爭意識,努力形成紮實,競爭,拼搏,進取的學習風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4、協調各科學習安排,平衡各科發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成績。
5、使得每位學生的心理都能健康發展,以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二、工作要點
***一***加強班風建設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覺悟水準。思想是行動的先驅。為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應對畢業班學習,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理想教育-----確定學習的具體目標,人生的大目標。
態度教育-----敢於吃苦,敢於拼搏***通過學習我校往屆畢業生的優秀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典型教育-----向好學生學習,向第一看齊
信心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為自己的人生作最後的拼搏。
2、加強規範訓練,即讓學生養成:
***1***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教育學生每頁書都要認認真真地讀,每節課都要認認真真地聽,每道題都要認認真真地做,每個錯題要認認真真地改。
***2***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培養學生互幫互學,凡是學過的知識都應該會,凡是做過的題都應該對,凡是要求記住的都應該牢記在心。努力做到五清: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不留疑點,不留死角,切實打好基礎。
***3***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嚴格的學風,不僅堅持一週、一月、一學期,以至一直堅持下去,治學嚴謹的學風應始終如一。
3、安排班級活動
根據學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導學生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班主任與學生一起確定好本學期各項活動的主題,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課內外活動,如主題班、團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
4、營造向上氛圍
***1***制定班級公約、班風,給自己班級、小組取個新名字等。
***2***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成就感。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供顯示學生才華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自理自治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掘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