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師工作計劃

  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三篇關於的範文,希望大家喜歡,歡迎閱讀參考。

  

  一、教學目標

  美術教育在培養人的藝術素質方面,尤其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表現能力,在啟迪心智、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和提高品格修養方面有其獨特的功能。美術課堂教學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寓知識、技能於興趣之中;

  淡化畫種,以造型要術為基礎,鼓勵和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造型要術及其規律,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運用造型要素與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來重新組合或進行創造的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形式美的規律來欣賞、表現、應用為一體,注重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

  二、 教學內容和要求

  本學期課程內容有四大主線構成,即造型要素、情意要素、造型廣場、美術欣賞。

  1、 造型要素

  這一要素的內容主要安排在第二單元“排列與組合”中,如“形的平置和重疊”、“對稱的形狀”等,目的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 情意要素

  所選的內容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如“快樂的星期天”學生不僅可以畫自己瞭解的學習生活,還可以展開想象,把希望星期天怎麼過的想法表現在畫紙上。這部分是要讓學生髮揮大膽構思、想象豐富、色彩變化的一些優點。破除他們畏難的心理,激發他們學習興趣。

  3、 造型廣場

  有剪貼、摺紙、撕紙、紙立體、紙玩具和泥工等。折剪製作也融入了立體性,使學生思維有所開拓,製作手段有所創新。泥工也要求塑造立體形象,如動物、玩具。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取知識,得到鍛鍊。

  4、 美術欣賞

  本教材欣賞部分安排了玩具作為兒童欣賞的內容,有民間的、有現代的、有古樸的、有時髦的,通過欣賞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書

  一、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共五個班,學生經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製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比較活躍。由於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夠仔細。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一***全冊教材簡析

  第二冊美術教材共有20課,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製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學總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輕鬆的教學遊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簡要分析***

  本冊的重點在於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學的主要措施

  1、教師方面:做學生髮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思考、去探索、去討論、去創作,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學生方面: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及所學知識 ,動腦筋製做作品,學會合作,並妥善儲存自己的設計作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社會經驗。

  範文

  一、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的任務

  1、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四、完成任務的措施

  1、 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 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五、課時安排

  每課安排一到三課時完成,機動課時兩到三節,考核兩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