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實習總結心得體會

  教師實習是進一步測試自身能力的過程,也是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在實習的這一個半月裡,和班級裡的學生們愈發熟絡,也更加了解自己班裡的學生,其中包括瞭解學生們的學習習慣,曾經的學習經歷等。教師需要做的備課中有備教法備學生備課標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備學生,一切備課都是要建立在備學生的基礎上,否則我認為備課就是一個流水賬,沒有任何的實質性用處。

  所以說,瞭解學生其實應該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否則我們該如何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呢??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瞭解學生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呢?在我看來,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了解學生。

  在學生時候,成績並非是一直穩定不變的,總會有一些學生的成績有變化,其中,如果一個學生之前的成績都很好,經歷了一次低分她可能就會有兩種心理傾向,一方面是一蹶不振,從此對歷史無感;另一方面則是在失敗中找原因,不斷得找自己之前漏掉的知識點,不斷進步。所有的老師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是後者,但是總是有前者的存在。我有一名學生就是這種情況,她本身是一個很開朗樂觀的小姑娘,但是由於曾經歷史都是考80多分,上學期期末聯考35分,她心理就有點牴觸做歷史題,只要一做歷史題她就開始煩躁不安,上課的時候也都聽得懂,下課讓背的也都背了,可是一做題,還是那樣煩躁,我剛來的時候晚自習留的歷史作業,她做著做著就哭了,下課我就以抱作業為由把她叫過來開導她,我心裡當時想的就是如果我是她我希望得到什麼樣的開導。開導過後,她的情況好轉了很多,但是總是會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這時候我就要多多和她聊天,這樣才能穩定她情緒,讓她可以更安心得學習。

  開導學生了解學生並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因此,教師並不能只是單純得把知識交給學生,教他們學習,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對症下藥,主要還是從他的角度出發來開導他,這樣才會事半功倍。作為實習老師,相比較學校的老教師而言,學生們其實是更願意和我們交流心裡話的,畢竟我們的年齡相差不大,有很多共同話題,所以我們在這方面也要多下功夫,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學生的消極變化,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可能就更難說服了。

  範文

  這個星期經歷了期中考試和試卷講評。每次的考試期間和考試出成績的這段時間都是我最緊張和最著急的時候。期中考試前的兩個星期都在一直複習考試的內容,原本計劃講一點第九章三角形的內容,但是在複習的過程中看到學生做題中掌握的不紮實,就一直在緊張的做題講題中。本以為已經複習的很到位了,但是判卷子和講評試卷的過程中真的是讓我很不生氣,怎麼最簡單、最基本的知識點還是很多人出錯呢!

  經過這次考試,我又深刻的反思了一下自己。在上個月中,我非常看重上課紀律的保證,在上課時,學生的紀律也較不錯,但是我發現,表面的安靜卻不能說明學生在認真學習。那天在辦公室和我所教的2班學生的班主任聊天,提到我講課很賣力,但是學生在下面的學習狀態不是很好,建議我可以讓學生上黑板多做題。確實這樣,每天上課多的我很疲憊,我總是在不停的講課、不停的在黑板上寫題,但是學生並沒有發自心底的認真學習。身為老師,保證課堂紀律非常重要,但是課堂紀律保證好的提前下必須深入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一點我需要反思改正的地方時,數學需要學生多練習,並且不要一味地老師不停的講,要多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多上黑板上做題,通過學生中做題遇到的問題及時的訂正,並且強調做題的規範性。通過這種方法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督促和激勵的作用。課下,我也瞭解學生寫作業做題的情況,做題書寫不認真,錯題不能及時改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題目是錯誤的;針對這樣情況,要加大對學生寫作業檢查的力度,不能只限於把作業寫完,而是要認認真真的把習題學會得以掌握。

  為了警告學生做題粗心大意的毛病,這個期中考試中我強調過很多次又做過大量練習的題目,凡是寫錯的同學,自己出10道類似的題目,並且做完。必須有懲罰,否則還會一次次的出錯。這次的試卷講評,我嘗試讓學生去黑板上做題,確實發現一些問題。有學生為了逃避思考,說忘了考試怎麼做了,現在不會做,我清楚的知道他會做,就是懶。然後我順著他來,不會做可以,一會回了之後再寫20遍。有的學生結果正確,過程卻有紕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在黑板上多加練習,老師再補充並更正,期待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長與進步。

  教師實習總結心得範文

  以前我只是一門心思的想,當老師就是給學生們上課。現在當我真正的當了老師才發現其實不然,老師的工作遠不止上課這點事。今天我要說的就是批改作業這件事。

  我的感覺是“老師上課很神氣,而批改作業很憋氣”。

  我初來乍到剛接觸教育教學工作,對工作流程不很熟悉,我沒有對批改作業這一環節提起足夠的重視。我也讓學生們交了作業,但是結果很不理想。存在的問題首先是作業交不全,好多學生根本就不做作業;再是收上來的作業質量太差,只有少部分學生的作業又工整又好,大部分也只是應付差事。這一次是我第一次給學生們批改作業,真的很讓人頭疼啊!我一本一本的翻閱著,把作業裡出現的錯誤一個一個勾畫出來,寫上評語。剛開始動筆批改時,我很認真仔細,批得也很帶勁,但是後來看到作業裡一片片的空白,真的很失望沮喪——我這些天所做的工作沒有得到成效。

  我想,我冥思苦想,我該怎麼辦呢?我不能教了半天,學生們什麼也不會吧。如果作業一直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所以我一有空閒時就在琢磨這個問題,我還翻看了頂崗實習手冊。我覺得那本手冊寫的很好,內容很貼近頂崗生活,我們平時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從那裡找到解決方法。那本書讓我明白:

  一、作為一個頂崗實習生一定要給學生認真仔細的批改作業。這一點很重要,這是你對待工作的態度問題,你的態度直接反映在你勾劃的每一筆,你是否為每一位學生的作業設計了最合適的評語。作業是學生的勞動成果,作為老師應認真對待。如果你認真批改,學生們做起作業來就有動力。

  二、批改作業時要有統一的標準。在這一點上我做的不好。因為當我第一次給學生們批改作業時,我根本就沒想過這個問題,上來就批。到後來覺得批得很亂,本來應該劃為A類的沒有劃為A類,對學生不公平。老師在作最後總體評價時也不好評判了。所以批改作業時一定要有統一的標準。

  三、不要盲目給學生留太多作業。當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沒能完成老師留的作業時,我在想,是學生的錯還是老師的錯呢?我覺得學生不是沒有錯,而更大的錯在老師。我所教的高一年級政治總共有三本練習冊,也許在大學生看來這算什麼,但是對於高中生來說真的是個負擔,而且他們還有好多科作業,語數外就要佔據他們很多課下的時間。所以不要一下子給他們留太多作業。

  四、分層次留作業。首先學生們的層次水平不一樣,所以他們完成作業的水平也不一樣。事實就是如此,無論我留的作業多或少,總有一部分同學能很好的完成,也總有一部分同學總也完不成。對於那些後進生可以給他們降低要求,只給他們留最基本的題,這樣他的負擔就小一些,不至於因為完不成所有作業而放棄一道題不寫的強。

  對於今天的作業,我花費了一上午的時間。誰交誰沒交我都記在了作業批改記錄裡了。而且我自己寫了一份名單,學生們的作業完成情況我都用ABCD四個水平標註出來,做到心中有數。而且他們做的每一道題對錯我都勾畫出來了,學生們愛出錯的地方我也記錄下來,以便以後講解時更能抓住重點和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