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的介紹

  在我國,中秋節可以算得上是和春節元宵同一個檔次的節日了,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中秋佳節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八月十五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各地中秋習俗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中秋節給父母的簡訊

  1、一夜遊子空望月,千里團圓起相思。父母食餅猶難盡,遙知故鄉月最明。中秋節至,簡訊傳情;問候父母,身體安康。

  2、八月十五中秋到,中秋團圓最重要,回家看父母,祝福送領導,禮物不重要,貴在心意到,發個簡訊問聲好:願你每天幸福微微笑!

  3、父母之愛,讓我們感知養育的艱辛;朋友之愛,讓我們體會牽掛的溫馨;中秋佳節,獨自飄零,真情無以寄託,願簡訊給你帶去絲絲溫馨!

  4、朝陽迎皓月,皓月伴中秋。在中秋將至之日輕聲提醒:母盼兒歸,兒思母,團圓之日即至,遠在他鄉的你給父母的驚喜,回家看看,讓皓月當空微笑!

  5、趁著中秋佳節的喜氣,趁著閤家團圓的甜蜜,趁著圓月當空的美意,對父母,對朋友,對親人,對愛人,對自己勇敢的說吧,就要愛,就要說出來!

  6、採幾縷中秋的陽光,揉一片真誠的感恩,加進心中的關愛,帶上無限的孝道,融合成一盒深情的月餅,化成一條真誠的祝福簡訊,祝父母中秋健康快樂!在這個人月兩團圓的日子不能與各位相聚十分遺憾,衷心的祝願兄弟姐妹閤家團圓,與時俱進,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