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寒是什麼時候幾月幾日

  小寒是什麼意思?小寒是什麼時候哪一天?2017年小寒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冬季第五個節氣,下面小編為您介紹2017年小寒是幾月幾日及小寒的含義解析。

  2017年小寒是什麼時候:2017年1月5日 農曆 臘月初八 小寒

  每年1月6日左右小寒。小寒節進入一年的寒冷時期,明朝王象晉著《群芳譜》曰:“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極也。”表明小寒還不是一年中最寒冷的耐候,大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黃河中下游地區小寒節平均氣溫一2℃,降水量1—5毫米。北京1月份平均氣溫一4。7℃,白天氣溫平均1℃,夜間氣溫平均一10~C左右。1月平均氣溫是一年中最低的,與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26~C相比低31℃。1月份日最低氣溫低於一10~C的日數平均5天左右,佔全年的一半。

  公曆每年1月5日或6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為小寒。

  小寒是什麼意思

  小寒是每年的公曆1月5日或是6日,當天太陽執行到黃經285度,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3.05米,等於古尺的一丈二尺四分,當晚觀測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子,這個階段一般是十二月。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冬季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時太陽黃經為285度。小寒時節的到來,意味著我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話說,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第23個節氣,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度。進入小寒之後,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

  為什麼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這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還有人說,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

  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乾冷的小寒

  小寒節氣是24節氣中的倒數第二個節氣。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期,通常小寒又是低溫的極點,建國以來,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小寒節氣的有19年,遠遠高於其它各節氣。

  小寒節氣的寒潮活動以強度大為特點。寒潮的強度大,南下控制的範圍也相應增大,因此廣東省南部和北部寒潮爆發的次數也就趨於相近了***冬至以前北部多於雷州半島***。極端最低氣溫和霜凍,大多出現在寒潮即將結束和雲散天晴的清晨。這時正是果木、熱帶作物、冬種作物凍害最嚴重的時刻,也是防寒關鍵時刻。

  小寒節氣的寒潮的另一個特點是幹。因為寒潮強度大,冷空氣佔據範圍大,下沉氣流的強度也增大,空氣下沉,就不利於成雲致雨。所以在這個時期,除了遇到南方暖溼氣流很強的情況外,一般比較少雨。

  另外,廣東省有“小寒大寒出日頭,凍死老黃牛”的說法,它表明如果小寒天氣晴暖,預兆明春天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