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有哪些風光攝影構圖技巧

  構圖是形式美在攝影畫面中具體結構的呈現方式,是一張照片的靈魂。我們在拍攝照片的時候,不是單純為了得到完美的畫面效果而構圖,而是有了思想或感觸才會有構圖,構圖是一種表達工具,而不是最終目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細說風光攝影構圖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非常規構圖角度

  框式構圖,使用這種構圖方式,主體和畫框形成鮮明的對比非常有趣。磚牆形成了畫框效果,再加上小樹苗參差不齊的排列形態就像一張植物的家庭合影,而且在形態上和色彩上與磚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遠處略有虛化的鐵塔又帶來了空間感。

  空間分割的框架構圖。超廣鏡頭的視角把二層空間同時納入畫面,與一般構圖方式不同,空間分割可以有多個主體同時存在,比如馬克呂布著名的《琉璃廠》。我這張照片的兩個主體:告示牌和女孩,形成了意念上的呼應,交待了藝術產業園的環境氛圍。同時,使用超廣鏡頭誇大了遠近體積比,使主體顯得更小,而主體又是醒目的紅色,所以其畫面體積,色彩,框架,牆梯形成了對比。

  攝影構圖不一定墨守一定的規則,有時亂也能產生一定的美感。這張照片是本體是一個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它的吸引人之處正是“亂”。本人就採用多重曝光的方法,讓整個畫面和色彩更加凌亂,讓其產生一種空間錯亂的美感。

  很多人外拍中都會面對著玻璃咔嚓一張自戀的留念,這也是一張自拍像,看不出來吧?本人採用了單手持機,連拍模式,邊走邊拍的,這樣有效避免了畫面的呆滯和封閉感,白色的門欄和我的動作形成了路人行走的感覺,這樣比正面自拍像猩猩擺弄相機有趣多了。

  當你拍美女拍累了,審美疲勞了,不妨上街去尋找一些有趣的巧合,並嘗試用有趣的角度來定格畫面吧。這張照片是用超廣鏡頭在兩個高大建築間仰拍而成,有一種 “失重”的效果,而對角線豎構圖,以使畫面透視衝擊感更強。巧合的是,煙囪和那團像從煙囪裡冒出來的雲成為了趣味中心。

  直接把鏡頭對準走廊的盡頭,這只是一般的,比較乏味的構圖方法。而油畫的設計置於前景,就讓畫面有了生氣,也更好的交待了環境。同時,超廣鏡頭擅於創造戲劇性效果,誇大了透視感。大面積色塊的色彩對比也能製造強烈視覺衝擊。在超廣角鏡頭下,冷色系的藍天與暖色系的紅牆,加上對角線構圖,形成一種比較明朗的透視效果,遺憾的是陽光沒有灑在紅色的磚牆上,不然氣氛更濃烈

  巧用地平線

  在風光構圖時,我們常常會遇到如何安排地平線在畫面中位置的問題。確實,地平線位置安排得合理與否,對於突出主體、加強視覺衝擊力以及平衡畫面的構圖,都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探討究竟該將地平線安排在什麼位置上。

  首先,從表現內容確定地平線的位置。儘管地平線是客觀存在的,在構圖時卻完全可以將它看成是劃分天地的界線,拍攝時,地平線位置是高還是低,得視所表現的內容而定。如果表現的主要內容是天空***如旭日、彩霞***,那可將地平線位置降低,使畫面中地面的成分減少,天空的範圍擴大;相反,如果畫面的趣味中心在下方,那就應該讓地平線的位置升高,以充分展示地面的情景。

  其次,從視覺舒適感確定地平線的位置。人們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欣賞習慣,即當畫面中天空佔1/3、地面佔2/3 時,感覺最為悅目。因此,在所要攝取的景色中,若是沒有特別要強調的地方,建議在構圖時著重安排這種畫面比例,以令人感到愜意和愉快的視覺效果,使畫面顯得輕鬆、舒適。

  再者,從特別需求上確定地平線的位置。對地平線位置的安排有很多忌諱,比如地平線不宜位於畫面正中,以免造成分割畫面的感覺;地平線水平軸不宜傾斜,否則有傾覆之感等。其實,任何規則都有其侷限性和片面性,若能突破常規,以藝術創新為出發點,往往能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利用附近的景色道具

  在拍攝日出和日落的風景時,還要注意表現清晨和傍晚的特點。尤其是日出時刻,當朝陽被厚厚的雲層遮住,我們無法看到它的真面目。但此時,被溫暖的朝陽光線所穿透的雲層反映出來的色彩層次確是非常壯觀的。

  中長焦鏡頭的利用,使得畫面遠近適宜,不僅注意了清晨光線的明暗差異,而且在畫面中我們可以隱約地看見好像不願露面的太陽,較小光圈的使用,使太陽以一種星狀效果呈現,同時可以看到從雲層投射下來的呈放射狀分佈的光線溫暖而鮮明。畫面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畫面上部的雲層還沒有完全得到太陽光芒的照射,以冷色調和波浪狀的形式呈現出來;畫面中間部分則呈現出溫暖的橙紅色,並且有一種向上擴散的趨勢;而下方的海面佔據畫面較小的部分,與海面上部的天空形成較強烈的明暗對比。同時,水平線的位置在三分線還要下方的位置,更加強調了天空的變化和畫面之外朝陽的存在感。

  首先從構圖上講,這幅作品是常規的三分法構圖,把海平線放在了畫面的三分之一處,所以畫面顯得很規整;其次,畫面中的各種不同的現代建築整齊劃一,四個不同區域的建築風格形成一定的形式對比,並以豎線構圖的形式在畫面中依次排開;再者,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畫面右側被光線打亮的建築區域,與其他灰暗部分的天空和海面形成一定的對比效果,整幅作品寧靜而大氣。

  要表現眼前廣闊的場景,可以選擇超廣角變焦鏡頭來拍攝。這幅照片的拍攝時間大約在下午5點半左右,此時的光線從畫面左側射入,佔畫面1/3的天空和具有一定高度的山巒被即將西落的太陽光線打亮。河流由於所處的位置較低以及較高地形的遮擋, 光線已經不能照射至此,所以畫面下部呈現出黑暗色調。選擇一個高角度的位置進行俯拍,利用評價測光模式,以較亮的山體為測光基準,在畫面整體曝光較準確的情況下,適當降低曝光補償量,由於水體的反光性較強,加上黑暗色調地面影響,更好地表現出河流的形狀和態勢。

  天空和雲都是風景攝影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有時候雲的形狀會很奇特,使人產生一定的聯想。這幅作品主要是通過三分法來安排畫面的,海面、海上建築和天空濃重的雲朵分別佔據畫面的三分之一。此時的天空主要分成三個具有層次感的色調,濃重陰沉的雲朵佔據著主要的部分,殘餘的晚霞和上部泛黃的天空起著一定的調和作用,使天空不至於太壓抑。

  星月之夜,梵高將自己深埋在靈魂深處的世界,畫中的星雲與稜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地蠕動著,暗綠褐色的柏樹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處向上旋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迴旋、轉動、煩悶和動搖,在夜空中放射絢麗的色彩。這幅名畫,一方面表達高亢壓抑的感情,另一方面畫面構圖又經過精確的計算。畫中以樹木襯托天空,以獲得構圖上微妙的平衡。從這點來看,沒有什麼是光靠激情就可以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