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關羽的一封信

  關羽有著曾經光輝顯赫的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如今兵敗麥城、身首異處卻成為關羽永遠的痛。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歡迎閱讀!

  範文一

  著名的武聖關將軍:

  在下小輩斗膽上書,望將軍不吝賜教,將軍威鎮華夏,若冒犯虎威,敬請贖罪。

  言歸正傳,曾聞將軍被害,追魄呂蒙,大罵一頓,言己亡實因呂賊奸計,便從此說起,將軍心中必有怒氣,聽吾一言。

  想當年諸葛亮去成都時,曾千叮嚀萬囑咐於將軍,荊州乃蜀國上流門戶,曹操孫權都垂涎三尺。此等重任,將軍答應,既已答應,理應完成。然而劉備奪得西周民心未穩之時,你卻開始攻打襄陽,這,是誰的錯?將軍莫怒,此錯在您,您盲目自信,驕傲輕敵。

  而後呂蒙屯兵,欲奪荊州,您令築烽火臺是上策,但不聽王甫之言,棄用忠臣趙累,反用小人潘浚,而言“趙累掌錢糧,亦是重事。”試思,荊州與前軍相比,哪個重要?正是小人疏於管理,使得東吳白衣渡江。此即奸計乎?非也。此又是將軍驕矜,不識人,不納諫。

  至於將軍未出兵,即因小過罰傅士仁,靡芳。將軍記得徐州嗎?當年張飛不就是打了曹豹而失了城嗎?打了便打,又令二人守城,此二人不記恨將軍?即便後來他們不降吳,將軍一到,也會被他們兵變而殺。將軍讀過書,怎麼用人不當呢?

  而後被困於麥城,既然已將廖化保出重圍,安等援兵就行了,您卻親自出城,欲獨自殺回成都,一人一騎,右臂帶傷,可能敵得幾萬吳軍嗎?又是驕矜,害了您自己!

  有此四失,將軍有何顏曰“還我頭來!”?又何顏追魂呂蒙?何顏享用後人的香火供品?面對關帝廟前的“赤面秉赤心,騎赤兔馬追風,馳驅時不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牢記青天。”您不覺得慚愧?

  好了,夠了,該說的都說了,不知將軍有何感觸?若觸怒龍顏,小生乞請將軍寬恕。

  二十一世紀晚輩

  20XX年XX月XX日

  範文二

  關羽大哥:

  不知呼你關羽,還是呼你雲長,或是呼你關公?我躊躇了好久,還是呼你關羽大哥親切一些!你覺得呢?

  你不要板著個臉不吱聲,跟我們的班主任生氣的時候一個表情。呵呵,你的面龐顯然有了一絲微笑,你還在輕輕地點頭!看來,你已然應允……

  我還是一名學生,長得估摸著也就跟你胯下的赤兔馬的腿一般高。在你的眼裡,我可能還是一個小蘿蔔頭。是的,我還很小,也名不見經傳,電視、報紙、雜誌和網路上都還沒有我的事蹟報道,可這些都不要緊,這不影響你成為我的大哥,我成為你的小弟。

  我好恨自己遲生了一千八百年。假如在一千八百年前出生,也許我也馬踏的盧,弓如霹靂。繽紛的桃園中,結義的豈止劉關張?那一壺濁酒,定然要分上一大碗於我。那肅穆的祭臺前,定然也有我款款的跪拜。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患難相隨永不分開。這錚錚的誓言,湧動起了我心中的豪情;這錚錚的誓言,千樹萬樹的桃花也為之動容。

  關羽大哥,為了兌現你的誓言,你屈身曹營,當你接到哥哥的書信,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歷盡千般辛、萬種險,血濺戰甲,平安護送嫂嫂。當兄弟三人重聚首,那一刻,我的眼睛裡也滿是抑止不住的淚水!

  祭臺前的盟誓,你在用你的一生去實踐。

  今日呼你為大哥,不光是與你的結緣,還是與忠、與義的結緣。未來的杭州,於是多了一個小小的關羽。

  關羽,我的大哥!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範文三

  關將軍:

  兵敗麥城、身首異處是您永遠的痛。因為這,您曾經光輝顯赫的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等似乎也有些黯然失色。不少人士一口咬定:驕傲自負、目中無人是您失敗的根本原因。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辨證地看待。我以為,除了個人因素以外,還有更多的他人原因,導致了您的最後悲劇。

  首先,您是孤軍獨戰曹操、孫權兩大集團,兵微將寡,難以敵眾。本來最先鎮守荊州的還有諸葛亮等,但不久您大哥劉備與劉璋兵戎相見之後,便召走了諸葛亮、趙雲、張飛,這時的荊州就只剩下您一個人了。而孫權呢,早就有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之舉,只是由於劉備當時立即親自引兵五萬下公安,才迫使孫權改用連和政策。還有曹操,也時時未忘與孫、劉的逐鹿之心,他手下曹仁、徐晃等大將不時抗擊,也互有勝負。

  其次,您的對手計謀策略可能要勝您一籌。曹操方面,司馬懿和蔣濟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看出了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的致命弱點,“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勸曹操“許割江南地以封權”,於是孫權即謀劃進攻您的後路。孫權方面呢,不瞞您說,呂蒙和陸遜也看出了您驕橫自滿的缺點,一方面大唱讚歌麻痺,一方面卻白衣渡江陰謀偷襲。

  第三,您自始至終未有一兵一卒的增援,而對手卻援兵不斷。您進攻曹仁時,曹操先後派了于禁、徐晃等多路增援;孫權襲取荊州時,也有呂蒙、陸遜共同策劃計謀。而您呢,不用說大哥劉備曾給派來什麼大將援軍,就在您攻打襄樊時,連他的養子劉封也不肯出兵協助。試想;如果劉備定了成都之後,能派出趙雲或者張飛來協助於您,這走麥城的歷史只怕要改寫。

  所以,您敗走麥城,並不是您一個人的錯,甚至可以說錯在您的大哥劉備!正是他,坐視您痛失了荊州,讓一代英雄遺恨麥城,實在慘哉!

  以上分析,不知妥當否?還請明示。

  此致

  敬禮!

  學生

  20XX年XX月XX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