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的副作用與不良反應

  魚腥草是藥食一體的植物,具有利尿、消腫、止血、祛咳、鎮痛等功效。那麼魚腥草有副作用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魚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後有魚腥臭味,肌注時區域性可出現疼痛;對陰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魚腥草注射液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有藥物性皮炎、末梢神經炎、過敏性紫癜等。嚴重者可引起過敏性休克,乃至死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003年8月,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發現了魚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藥品對該品種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了通報,並提醒臨床應用時務必加強用藥監護,嚴格按照藥品適應症範圍使用,對有藥物過敏史或過敏性體質的患者應避免使用,靜脈滴注時不應與其他藥品混合使用,並避免快速輸注。

  2006年6月,魚腥草注射液等七種中藥注射液被叫停,以及連續不斷的中藥不良反應事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魚腥草含馬兜鈴酸內醯胺,而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腎臟纖維化和尿路上皮癌。

  另外,魚腥草不能多食,久食之,發虛弱,損陽氣,消精髓。虛寒症及陰性外瘍忌服。

  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

  臨床上魚腥草主要應用於三個方面:一是用於肺熱咳嗽、痰黃而稠,可與黃芩、貝母、知母等藥同用。二是用於熱毒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煎服,也可研磨外敷。三是用於小便澀痛,能有效擴張腎血管,起到利尿的作用。

  藥理研究表明,魚腥草主含揮發油、癸醯乙醛魚腥草素等多種成分,對各種致病桿菌、球菌、流感病毒、鉤端螺旋體等有抑制抗菌作用,並能提高人體免疫調節功能。國外還從魚腥草中分離出一種防癌抗癌物質;除對胃癌有效外,並對中晚期肺癌、絨毛膜癌、惡性葡萄胎、直腸癌也有一定的治療調整作用。

  魚腥草也可作為蔬菜食用,生食最佳,其香氣獨特,口感別具,風味適口可人。涼拌佐餐使人大開胃口,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湯、煮粥、燉肉的不同食療方法。在日本,魚腥草也受青睞,除採用傳統漢方、藥膳食療外,還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飲料等食品新增***等方式應用。但魚腥草也並非人人適用,脾胃虛寒者、易患風寒感冒者最好不要服用。

  魚腥草的藥用偏方

  1、睪丸炎: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魚腥草各30克,放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坐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鐘,每日1劑。

  2、溼疹:鮮魚腥草、松樹內層皮各半切碎共搗爛,紗布包緊,將藥包加熱後揉擦患處,藥包愈熱,效果愈顯,但不可燙傷面板。每日2次。

  3、外陰瘙癢:魚腥草100克,硫磺50克,雄黃40克,杏仁、百部各30克,共加水煮沸,患者趁熱蹲下,將藥液對著陰部燻蒸,然後用藥液溫洗外陰,每日2次,每次半小時許,連續2周,癢止後繼續使用1周以鞏固療效。

  4、牛皮癬:鮮魚腥草、土大黃、土槿皮各等份,切碎共搗爛,紗布包緊,以藥包揉擦患處,擦至發熱為度,每日數次或十餘次。

  5、鼻竇炎:鮮魚腥草、野菊花、辛夷花各等份,搗爛為糊,將藥糊布包絞汁,用吸管取藥汁滴入鼻腔。每次2~3滴,每日2~3次。

  6、中耳炎:魚腥草、鵝不食草各半,搗爛為糊取汁,加明礬少許,用吸管取藥汁滴耳,每次1~2滴,每日2次。

  7、瘡癰癤腫:魚腥草、野菊花各等量,共搗爛為糊,外敷患處,每日換藥2~3次,連續3~5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