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文素材

  在學生作文過程中,常遇到無話可寫的尷尬場面,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如何去搜集素材、積累素材、運用素材,讓作文有米下鍋。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莫言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莫言生於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謨業,祖籍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出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生死疲勞》和《蛙》這兩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見的宗教情懷,使它們超越了中國作家同行,而進入了世界文學的行列。莫言的業績,也使他當之無愧地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

  二

  孤獨是一種財富。莫言在很多地方重複過一句話:“海明威曾經說過:'不幸的童年是作家創作的搖籃’。”莫言這話多少有些冤枉雙親,因為比起從小失去父母的川端康成和有一個酒鬼父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來說,莫言的那點不幸實在可以忽略不計。莫言常說,飢餓與孤獨是他創作的財富,其實莫言童年時候正是中國最困難的時期,餓得面黃肌瘦、痛苦不堪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最後能餓成作家,特別是像莫言這樣有名的作家,屈指可數。他的不幸,也是他的財富,在於他的孤獨。

  三

  這傢伙從出生起,就吃不飽,趕上大多數中國人餓得半死的年代。每逢開飯,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著別人的碗號啕大哭,一邊哭,一邊公然地搶奪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搶得雙淚長流。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東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樹皮、房簷上的草。有這傢伙從出生起,就吃不飽,趕上大多數中國人餓得半死的年代。每逢開飯,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著別人的碗號啕大哭,一邊哭,一邊公然地搶奪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搶得雙淚長流。

  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東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樹皮、房簷上的草。有一次學校拖來了一車好煤,他拿起一塊就放在嘴裡嚼,同學們也跟著一起嚼,都說越嚼越香。一上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他們就在下邊嚼煤,咯咯嘣嘣一片響,全都一嘴烏黑。 1976年,他當了兵,從此和飢餓道了別。從新兵連分到新單位時,精粉的小饅頭,他一次就吃了8個,肚子裡還有空,但不好意思再吃了。炊事員對食堂管理員說:“壞了,來了大肚漢了。”

  後來,日子好過了,一上宴席,他卻仍是迫不及待地,生怕撈不到似地吃。好多朋友攻擊他,說他吃起飯來奮不顧身,埋頭苦幹,好像狼一樣。

  他一次一次牢牢記著,少吃,慢吃,吃時嘴巴不響,眼光不惡,夾菜時只夾一根菜或一根豆芽,像小鳥一樣。他也想痛改前非,但一見到好吃的,立刻便恢復原樣。每當他從電視上看到鱷魚一邊吞食一邊流淚的可惡樣子,馬上就聯想到自己。

  當然,僅僅有飢餓的體驗,並不一定就能成為作家,他能成為一個作家,是因為有個“右派”大學生說他認識一個作家,寫了一本書,得了成千上萬的稿費。聽說作家每天吃三頓餃子,而且還是肥肉餡兒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地往外冒。

  他不相信天下竟有富貴到每天都可以吃三頓餃子的人,但大學生用蔑視的口吻對他說: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從此,他就知道了,只要當了作家,就可以每天吃三次餃子,而且是肥肉餡兒。那時,他就下定了決心,長大後一定要當一個作家。

  他,就是著名作家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