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釣魚技巧:春季野外釣魚技巧
淺說春季野外釣魚,有句釣魚諺語說得好:“春釣灘,夏釣蔭,秋釣潭,冬釣陽。”有兩句釣魚諺語得更為詳細:“過了穀雨,百魚近岸。”“三月三,鯉魚上河灘。”這三句諺語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春天釣魚在淺灘好。釣魚人所謂的淺水,指小水面,那一般的塘、堰、澱、池、溝、小河浜、渠等魚類活動的場所,水深 1米以內的水域。與之相應的,2米以上的謂之深水。在江、河湖、水庫等大水面、2米以內謂之淺水,3米以上謂之深水。
為什麼春是淺灘上好釣魚?
這是因為,春天一到,太陽從南迴歸線向北移,日漸長,夜漸短,首先交1米左右的淺水先晒熱。許多水生植物,率先在淺水中晒陽萌生;浮游動物、浮游植物也先在淺水中開始生長繁殖。淺水中氧氣較深水豐富,許多以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到淺水中覓食,肉食性魚類也追蹤而至。既然魚類的生活習性由冬眠改為到淺水中覓食生長,人們在深水中就難以釣到魚類,而必須適應它們生活的變化。到淺水中垂釣,這樣,垂釣的效果就好得多。 當然,所謂淺水,是與深水相對而言,是看水情魚情的變化而定,不是越淺越好。如果水域水草多,水因浮游生物多,魚兒多而較混濁,那麼,20-50釐米深的淺水,照樣可以一條一條地釣上鯽魚、鯿魚,甚至可釣上1-2公斤重的鯉魚,有人曾在春日裡,在30多釐米的淺水中,眼見蘆葦叢和水草邊鯉魚背鰭和紅紅和尾鰭在翻動,打窩子垂釣,照樣把1-2公斤重的鯉魚一條一條地釣上來,有的河邊春日浮萍下的水深僅20-30釐米,一般釣者便不肯不鉤,其實,新生嫩浮萍正是鯽魚、鯉魚等最好食料。它又吸收陽光熱量,不斷向下方水中擴散,不斷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放入水中,使淺水暖融融,氧氣足,食物多,魚兒經過一冬的飢寒,怎麼不爭先恐後地到這裡覓食?站在浮萍叢邊,可聽見魚的咂嘴聲,可見到魚嘴魚背不斷將浮萍拱起,這不僅說明這澆水中魚兒多,而且食慾旺盛。在這種淺水中拔個窩子打些食料,可連釣連上,收穫頗豐。 有些水域水很清,1米左右的水一眼可見到底,這說明這片水域很冷,浮游生物還沒滋生繁殖,或魚兒太少,或受到汙染。雖也是淺水,有時可看到魚兒遊動,也難上的。 如果一定要排隊的話,鯽魚、麥穗、“船丁”、鯉魚等往往是初春、仲春野外可釣***咬鉤率高***的魚。 春釣條件的選擇 釣具:軟竿、細線、魚鉤小。春釣宜用手竿,竿宜軟5.4-6.3米長為好。 淺水:春天,垂釣必須選擇在淺水區、岸邊、灘頭、水草處才能釣到魚。 活水:帶來食物和新鮮氧氣,魚愛在活水區,釣點應選擇在流動的活水邊、進水口的兩旁、水草處施釣。 草洞:魚兒常在水草底下棲息、尋食、釣點選擇草洞、草邊,定能有較好的收穫。 南風:春日剛剛開暖,東風、東南風、西南風都好釣魚,西風、西北風不宜釣,春釣應選擇南風有陽光的天氣,或久晴初下雨,又刮一二級南風時,正是春天釣魚的大好時光。 葷餌:魚兒經過漫長冬休靜臥之後,陽光的照射下,氣溫回升,腹中空虛,急需填補飢腸,魚類所需的素食,大大還沒有生長出來,所以,一般雜食性魚類,都靠尋覓葷食為主,些時,用紅蟲、蚯蚓、小蝦等葷餌釣,豈能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