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黑板報相關題材

  舉辦文化藝術節活動,是對同學們文化藝術水平的一次大檢閱,它為展現我校學生的青春風采和精神風貌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那麼你知道有關藝術節的黑板報該怎麼做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藝術節黑板報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藝術節黑板報圖片1

  
藝術節黑板報圖片2

 
 藝術節黑板報圖片3

  藝術節黑板報相關資料1:書法名家

  李斯

  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

  鍾繇

  鍾繇***yao******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張芝張芝***公元?—192***字伯英,東漢大書法家,人稱之為“草聖”。敦煌郡淵泉縣***今甘肅安西縣東***人。張芝的草書源自杜度,崔瑗,爾後,自立門戶。被庾肩吾《書品》評為“功夫第一,天然次之”.與鍾繇,王羲之並列為“上之上”品。

  衛夫人

  衛鑠,別稱衛夫人,名鑠,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晉代著名書法家。衛鑠為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夫李矩亦善隸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衛夫人是“書聖”的啟蒙老師。

  王羲之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東晉***世稱“書聖”。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玡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著名書法著作有《蘭亭序》等。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3] 。因此,《書譜》概總為:“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有二王之妙”。四人被稱為古代書家“四賢”。

  藝術節黑板報相關資料2:名作

  王羲之,其代表作為《蘭亭序》,快雪時晴帖;顏真卿,《祭侄文》勤禮碑;米芾,其代表作為《研山帖》;趙孟頫,其代表作為《洛神賦卷》;歐陽詢,其代表作為《九成宮醴泉銘》;王鐸,其代表作為《擬山園帖》。等等,歡迎編輯補充。

  啟功講書法之慨要1.學書法應該知道刀刻和墨跡的區別,墨跡可以看見筆墨之乾溼濃淡。刀刻掩蓋了本來的效果,反映不出行筆的過程。2.技術應在藝術之先。寫的被普羅大眾所認識很重要。3.文房四寶不須太過講究,但須合適。墨汁便可。4.結字比用筆更重要。先人之用筆,後人之揣摩對也乎?5.選碑帖,可選自己喜歡欣賞的,去書店,博覽一番,選適合自己的。6.我們學書法是學習書法家的書寫方法,他們寫字的規律,內在的精神,不一定要完全一樣。7.臨帖方法:第一遍先看帖,仿效它寫一遍。第二遍用薄膜描一遍,仔細調查研究它的位置關係。第三遍看帖,仿效寫。8.練書法可以不用看書法著作,有錢買帖,看帖,練帖就可。等要寫書法心得著作之時再看著作為時不晚。9.求人指正,其實可以自助,挑選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字貼在牆上,遠近觀摩,自己糾正,覺得不滿意了,再寫再貼,再更正,迴圈往復。10.行書應該寫的像楷書,位置聚散要有度,有法有規。楷書應當做行書,點畫顧盼生姿。

  藝術節黑板報相關資料3:文房四寶

  毛筆

  毛筆的筆桿一般用竹管制,講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銀製的,那就是工藝美術品了。筆頭所用獸毫分為柔***軟***健***硬***兩類,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則用兔脊毛和黃鼠狼尾毛等製成,柔毫和健毫雜在一起稱為兼毫。筆頭製作是中間一簇長毫稱為鋒,即筆尖;四周包著稍短的毫稱為副毫。好的毛筆具有尖、齊、圓、健四大優點。產毛筆的地區,唐代至宋代,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產紫毫***老紫兔毫***筆,為無上佳品,其價如金。明清時期,為浙江湖州善璉鎮所產的選料嚴格、製作精良的湖筆所取代,並且相沿至今。

  墨

  墨的出現很早,《述在書法纂》上說:西周邢夷始制墨,說是煤煙所成,卻是西漢以後的事。其原料不同,可分為油煙墨、漆煙墨、松煙墨,分別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燒的煙炱,加黃明膠和麝香、冰片等製成。南北朝時易州的墨和剡縣的紙很有名。

  紙

  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現了麻制的紙,但很粗糙。自漢以來,現留存於世的書畫,均以桑皮紙***又稱漢皮紙***書畫,東漢蔡倫採用多種原料和改進製紙方法,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大為提高。由於紙的廣泛使用,晉安帝才下令廢除了自古沿用下來的竹木簡,把歷史推進到全面用紙的時代。唐代的造紙業非常發達,宣州出宣紙,江西臨川出薄滑紙,揚州出六合箋,廣州出竹箋等,都是上等品。

  硯

  硯,在西漢時期即已使用,湖北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了硯,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