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圖畫作品圖片

  製作手抄報,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它能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手抄報的圖片模板

>

  手抄報圖片1

  手抄報圖片2

  手抄報圖片3

  手抄報圖片4

  手抄報圖片5

  手抄報圖片6

  手抄報圖片7

  手抄報的資料

  一、寓言故事

  古時候楚國人風行求神敬仙的祭祀活動。無論是為了讓家裡人除病消災,還是為了讓天下風調雨順,楚國人都要擺上筵席,請來巫師,祈求上天顯靈。

  當時的荊楚鄉間曾出過一個名噪一時的巫師。他每次主持祭祀活動,只求鄉人備辦一些普通的祭品,而自己則以飽滿的激情、虔誠的態度和祈禱的歌舞去迎神送神。其結果非常靈驗,他一次又一次使求神治病的人恢復了健康;使盼望豐收的人得到了好年成。人們因此而把這個巫師看做神的使者,遇事都爭著去請他來幫助解決。

  過了幾年之後,這個巫師在祭祀前向鄉民們提出的要求起了變化。他讓人準備的祭品是滿桌鮮肥的牛羊肉和整壇的好酒。可是人們滿足了他的這些要求後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巫師的祭祀越來越不靈驗了。祈求治病的人常常在祭祀以後不久就死了;祈求五穀豐登的人得到的往往是饑荒。鄉民們對此都感到非常氣憤,然而卻弄不明白這裡面的原因。

  有一個人見大家迷惑不解,七嘴八舌地對巫師議論紛紛,於是走上前去點撥他們。這個人對鄉民們說:“前些年我曾到這個巫師的家裡去過。那時他家裡人少、負擔輕,他心裡沒有什麼牽掛,所以祭祀的時候內心虔誠、精神專注。他每次祭祀完了不求從祭品中牟取好處,而是把祭品全部分給大家。神靈見了這樣的巫師還有不應許降福的道理嗎?然而現在他生養了一群子女,為了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衣食上的需要,這個巫師每次都把祭品拿回自己的家中。既然他的祭祀僅僅是為了收取好處,對神靈已經失去了虔誠的信仰,那麼神靈怎麼會來享受祭品的香氣,並降福於我們呢?由此看來,這個巫師現在祭祀不顯靈,並不是因為他由從前的神明變成了如今的愚蠢,而是因為他一心牽掛著自己的私事,沒有真情顧及他人的緣故。”

  這個故事用前後不同的巫師形象和祭祀效果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排除私心雜念,才能盡職盡責地搞好工作,從而為社會作出貢獻。

  二、成語故事

  【成語】: 妄自尊大

  【拼音】: wàng zì zūn dà

  【解釋】: 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別人放眼裡。

  【成語故事】:

  西周的厲王生活奢侈,殘酷的壓迫和欺壓人民。當時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勸諫,希望厲王能改邪歸正,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厲王的重視,反而被奸臣所嘲笑。

  凡伯眼看著漸漸衰弱的國勢,內心格外焦急,於是就寫了一首詩警告這幫小人。詩的大意是說:不是我老了,才說這些不該說的話,而是你們把憂患的事情當做兒戲。憂患還沒有到來的時候,還能夠防止;但是,一旦憂患越來越多,那就像讓火焰熊熊燃燒一樣,就沒有辦法補救了。果然,不久老百姓把周厲王趕到了很遠的地方,再也沒讓他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