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恍惚惚的詞語解釋
一時間我恍恍惚惚,如痴如夢,不知道我是何不可還是何流,不知道誰生誰死,誰醒誰醉下面是小編精選整理的及造句,供您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詞語解釋
恍恍惚惚,漢語詞語,拼音huǎng huǎng hū hū,指神志不清、看不清、迷惘的狀態;
迷離,難以捉摸;迷茫,心神不寧;
倏忽,瞬息之間;迅疾或疾速;
彷彿,近似;輕忽;神思不定,迷亂無主之證。
詞語出處
1、指神志不清、看不清、迷惘的狀態。
唐趙蕤《反經·知人》:有如敢斷而不能斷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實者。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寶玉恍恍惚惚,不覺棄了卷冊,又隨了警幻來至後面。
2、迷離,難以捉摸。
亦作“恍忽”。《韓非子·忠孝》:世之所為烈士者……為恬淡之學,而理恍惚之言。臣以為恬淡,無用之教也;恍惚,無法之言也。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周覽泛觀,瞋盼軋沕,芒芒恍忽,視之無端,察之無崖。
唐杜甫《西閣》詩之二: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霧昏。
明王鏊《震澤長語·仙釋》: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惡之報應也。
魯迅《<準風月談>前記》:一切含胡和恍忽之點,都歸在作者身上了。
《睢縣文史資料·袁家山》:船至大海中間,忽然風起浪湧,尚書***袁可立***十分著急,恍惚中見呂洞賓的形象出現。
3、迷茫;心神不寧。
《東觀漢記·郅惲傳》:令為狂疾,恍惚不自知所言。唐鍾輅《前定錄·袁孝叔》:母嘗得疾恍惚,逾月不痊。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六師戰懼驚嗟,心神恍忽。
明沈鯨《雙珠記·獄中冤恨》:不幸良人遭困頓,精神恍惚如醺。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八回:一日,恍惚若夢,見五老人列於庭,自稱“五星之精”,狎一獸,似小牛而獨角,文如龍鱗,向徵在而伏。
歐陽予倩《木蘭從軍》第十二場:議論元帥?那我非但不敢,而且不忍,只是我這幾天有些神思恍惚。
語文初一下冊27課《斑羚飛渡》中有:有一頭灰黑色的母斑羚舉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進入了某種幻覺狀態。
李二和《那一碧麥田一直牽扯我的記憶》:誰都不會情願老挨著我這樣一個人。終於,我僥倖得空蹲在了兩廂連線處。我恍惚地默守著撂在車廂過道被來來往往的人們踩來踩去的被褥和那個印花包袱。
4、倏忽,瞬息之間。
南朝宋鮑照《代昇天行》:翩翻類回掌,恍忽似朝榮。黃節補註引呂延濟曰:翩翻、怳惚,謂須臾間也。
《醒世恆言·隋煬帝逸遊召譴》:帝忽悟其已死,叱之……恍惚不見,帝兀然不自知,驚悸移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霍女》:女推兒榻上,恍惚已杳。
5、迅疾或疾速。
唐李白《天馬歌》:雞鳴刷燕晡秣越,神行電邁躡恍惚。
6、彷彿;近似。
宋葉適《宋故中散大夫提舉武夷山衝佑觀張公行狀》:其樹林巖石,幽茂深阻,恍惚隔塵世。
明胡應麟《詩藪·古體中》:而其敘致周折,語意神奇處,更千百年大臣國工,殫精竭力不能恍惚。
楊朔《印度情思》:一睜眼,只見身邊的星星,地面的燈火,密密點點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滿珍珠,連成一片。
牛漢《滹沱河和我》:我恍惚覺得滹沱河是一條其大無比正在飛動的蛇,這沙灘是它蛻下的皮。
7、輕忽。
《後漢書·馮衍傳下》:華芳曄其發越兮,時恍忽而莫貴。李賢注:恍忽,猶輕忽也。
8、證名。神思不定,迷亂無主之證。
《醫林繩墨》卷三:“恍者,疑而未定之象;惚者,似物所有之謂。”
因七情內傷,或外邪內幹,致心氣不足,心血虛虧而成。治宜養心安神,用硃砂安神丸、養心湯、定志丸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