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的學習關鍵點有哪些?

  和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因為不少同學進入高中之後很不適應,特別是高一年級,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學習數學的關鍵點,提供參考。

  高一學習數學的關鍵點:

  提高聽課的效率是關鍵。  學生學習期間,在課堂的時間佔了一大部分。因此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著學習的基本狀況,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  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預習後把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聽課過程中的科學。  首先應做好課前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以使得上課時不至於出現書、本等物丟三落四的現象;上課前也不應做過於激烈的體育運動或看小書、下棋、打牌、激烈爭論等。以免上課後還喘噓噓,或不能平靜下來。  其次就是聽課要全神貫注。  全神貫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生動而深刻的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數學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  口到: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  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劃出課文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新思維的見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會高度集中,課堂所學的一切重要內容便會在自己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  老師講課開頭,一般是概括前節課的要點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絡起來的環節,結尾常常是對一節課所講知識的歸納總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節知識方法的綱要。

  要認真把握好思維邏輯,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舉一反三,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提示。  老師講課中常常對一些重點難點會作出某些語言、語氣、甚至是某種動作的提示。  最後一點就是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複習,消化,思考。

  數學的實用方法:

  1.課前主動預習

  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預習後把自己能理解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若能將課本的例題及老師要講授的習題提前完成,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到聽課時與老師的方法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更多的方法與技巧。總之,這樣會使你的聽課更加有的放矢,你會知道哪些該重點聽,哪些該重點記。

  2.科學聽課

  聽課的過程不是一個被動參與的過程,要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還要想在老師前面,不斷思考:面對這個問題我會怎麼想?當老師講解時,又要思考:老師為什麼這樣想?這裡用了什麼思想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這個題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問題多了,思路自然就開闊了。

  3.學會做筆記

  聽數學課要不要記筆記?當然要!不僅要記,而且要記好。當然,什麼都記就不是記筆記了,應該針對自身聽課的情況選擇性記錄。

  記問題——將課堂上沒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記疑點——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後,便於課後與老師商榷。

  記方法——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於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並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記總結——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絡,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