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故事_關於助人為樂的小故事

  助人為樂是一種很好的品德,中華不少關於助人為樂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助人為樂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助人為樂故事:助人為樂的小烏龜

  六月的天像一張娃娃的臉,剛才還是萬里無雲,但現在卻在草原上下起了連草的影子也看不見的傾盆大雨,大家拼命往家裡跑:小猴跳上了一棵聳立在“湖”中的梧桐樹;小山羊的腳在“湖底”像運動員起跑似的踢踢泥土,在“湖”中飛快的朝羊村跑去;平時慢條斯理的小熊也挺著胸朝樹林的樹洞飛奔過去。

  這時,小白兔也跑在回家的路上,它在“湖”中只露出了紅眼睛,長耳朵艱苦地跳著。小白兔的家在河對岸,但現在連河中荷花的影子也看不見。這時它碰上了正在趁著大雨在進行“陸地旅行”的小烏龜。

  小白兔對小烏龜問道:“這裡與河還有多長距離啊?我的家在河對岸呢!”“不遠了。”小烏龜說,“你坐在我身上,我送你到河對岸,好嗎?”“好!”小白兔說。只見小白兔跳了一下,就上去了。小烏龜改變了“龜速”,加大馬力,拼命地朝河對岸游去。過了一會兒,到了河,小烏龜看見了亭亭玉立的荷葉,便向荷葉游去,它游到荷葉附近,咬斷葉柄,交給小白兔,說:“收下吧,這是我的一片心意!”小白兔收下了荷葉,這時,到岸了,小白兔跳下“車”,撐著“荷葉傘”走向“兔屋”。

  回到家,小白兔的媽媽問:“你怎麼沒淋到?”小白兔說:“這多虧了小烏龜,是它把我送回家的。”不久,這事傳到“森林市長”的耳朵裡,便在森林裡表揚小烏龜,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

  助人為樂故事:王羲之助人賣扇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天下聞名,但是他輕易不肯給人寫字。 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見了一位貧苦的老婆婆,提著一籃竹扇在集市旁叫賣,卻沒有什麼 人去買。他看到後心裡很感同情,於是就幫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題上字。人們知道後紛紛 圍攏來搶著購買,一籃子竹扇很快被搶購一空。等著買米下鍋的老婆婆非常高興,十分感謝 樂於助人的大書法家。

  助人為樂故事:嚴植之救人急難

  南朝梁天監年間,有位五經博士叫嚴植之,學識淵博,品格高尚 。有一天,他在江邊偶然看見一個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爛,面目浮腫,詢問之後得知此人姓 黃,是荊州人,因家貧外出幫工。近來身患重病,被急於趕路的船主拋在岸上。嚴植之於是 將此人接回家中,為他治病。一年之後,姓黃的病人康復了,為了感謝嚴植之,他雙膝跪地 ,懇切地表示,願留在嚴植之府中終身充當奴僕,以報答救命大恩。嚴植之謝絕了,並取出 錢和乾糧,讓他回自己的家鄉。

  助人為樂故事:李士謙樂善好施

  北朝魏齊時,有位叫李士謙的人,家庭非常富有,但人崇尚節儉 ,為人慷慨,常賙濟老百姓。有一年春荒,許多人家都斷了糧,李士謙就拿出一萬石糧食給 鄉里的缺糧戶。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莊稼欠收。借了糧的人都要求延期償還。李士謙說 :“我借糧給你們是為了幫大家度荒,不是為求利。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糧就不用還了。” 於是他請來一些欠糧的人吃飯,在吃飯時當著大家的面燒燬了全部借據。第二年糧食豐收了 ,許多人挑糧來還,李士謙堅決不收,還糧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李士謙樂善好施30年,在 隋文帝開皇八年去世。他所在的趙州一帶有1萬多人為他送葬,哭聲動地。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助人為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