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聯的由來
春節對聯由來已久,你知道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二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春聯堪稱中華民族獨創的藝術奇葩,它以雅俗共賞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愛。有人曾這樣概括春聯:“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春節對聯成對出現的由來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永珍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係。
春節對聯的發展
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但滿人入關久遠,深受漢文化影響,此風俗在民國後漸漸消失。
朱元璋大力提倡貼對聯。他在金陵***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穿便裝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
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同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粱錄》記: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 春節對聯的由來
- 姓吳小女孩取名優雅的名字
- 小班教師個人工作計劃第二學期
- 關於熏衣草花語是什麼
- 怎麼樣才能更好預防丙肝
- 情人節說給女朋友感動的話語
- 五班班級霸氣押韻口號
- 銷售工作述職報告範文3篇
- 老年人秋季養生保健小常識介紹
- 孤獨夜晚的說說句子_夜晚傷感孤獨的句子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 多肉植物圖片大全及名稱
- 日本人的養生之道
- 有關難忘的寒假生活優秀範文
- 公司年休假管理制度範文
- 小學生環保在我身邊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 八年級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 處女座和摩羯座配對
- 小班家長教育心得體會精選
- 初中數學教研組複習計劃有哪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