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族禮儀主題黑板報

  古老的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2

  3

  關於民族禮儀主題手抄報

  關於民族禮儀主題手抄報1

  關於民族禮儀主題手抄報2

  內容

  中國各個民族的不同禮儀

  哈尼族

  重禮好客,在路上遇到熟人或陌生人,總是有禮貌的含笑問候並讓路,還熱情邀請到家裡做客。客人進家後,主人首先邀請客人喝一碗友誼酒,之後再敬上一杯香濃茶,若客人逢節日來訪,主人在給所有客人斟完酒後,還要給最先斟過酒的客人再斟一次,表示源源不斷,幸福長久。席間,老人還要唱勸酒歌,青年人要向老人和客人敬酒。當客人接酒一飲而盡時,全家人會“ ”“ ”的喝彩。團結互助是哈尼族的傳統風尚,如一家建房,全寨的人都要去幫忙;獵手的獵獲,見著不論老少均可得一份,表示互相祝福。

  哈薩克族

  重視友誼,熱情好客,對來訪和投宿的客人都要拿出家裡最好的食品殷勤招待,對待貴客,還要宰殺黃頭白身的羊款待。進餐時,主人先把羊頭用盤盛著獻到客人面前,以示尊敬,客人則要用刀先割下一片羊頭右頰面上的肉捧給在席的長者,再割下一塊羊耳給在座的幼者,然後自己隨便割下一片羊頭肉吃,再把羊頭原盤捧還給主人。路遇熟人、長輩和尊者,均要以右手貼胸欠身問好,以示尊敬,在結對乘騎行進中,年長的在前,年輕的在後,喝茶、吃飯,也總是要先敬老人,把最好的食品讓給或留給老人和孩子。

  傣族

  尊敬老人,晚輩從長輩面前經過,要彎腰細步;村中辦紅白喜事都要專門送飯菜給老人;說話和氣,家庭、鄰里關係十分和睦,很少發生爭執和吵架;熱情好客,凡過往客人,都會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有的家庭還專門備有招待客人的被褥,比自己用的還漂亮。

  黎族

  客人來訪,主人要在門口迎接,並拿出菸葉、煙筒、火種請客人在門外抽菸、休息,然後請客人入內飲酒。酒席上賓主對坐,若是男客,則先喝酒後吃飯,女客則先吃飯後喝酒,若是要好的朋友,則邊喝酒邊對飲。喝酒時,主人先雙手舉起酒完向客人表示請酒,然後自己把酒一飲而盡,接著把一碗碗的酒捧給各位客人,客人必須接下,表示領情。

  僳僳族

  客人來訪,總是要用家中最好的東西招待,飲雙人酒是僳僳族待客的最高禮節,常常用於貴客來臨或簽訂盟約和結拜兄弟等場合,飲時由主人斟一碗酒,然後主客各用一手捧起,同時喝下,以示主客親密無間,情同手足。重團結,講互助,一家有難,大家相幫,“自己有飯吃就不能看著別人捱餓”,是僳僳族傳統的道德觀念。

  佤族

  喜歡以酒待客,“雞肉爛飯”是招待客人的一道佳餚。請客人飲茶、喝酒,主人先喝一口,以示衛生、無毒,然後再雙手捧給客人,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佤族人很講究團結互助,鄰里有事,大家相幫,獵獲野獸,見者有份,正如俗話說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活大家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