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菜的心得體會

  做菜的心得體會 做菜和做其它事情一樣,主要是實踐。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

  今天,我跟媽媽學做了一道菜――辣椒炒牛肉。 首先,我按媽媽的吩咐:把牛肉放進鍋裡煮一煮,消除腥味,順便融化冰。牛肉煮好了,我把它拿到砧板上,順著牛肉的斜紋切,我拿著刀往上一切,牛肉就滑了下去,“咦?這刀子怎麼了?怎麼不聽我的話呢?以前看媽媽是那麼順手呀!”我鼓起勁,先把牛肉切成一塊塊的, 再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 總算過了準備這一關,炒菜又會讓我碰到什麼困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吧!牛肉切完了,該下鍋了,我先把牛肉放進鍋裡炒,再放一點料灑一起炒,清除腥味,再加點油,油在鍋裡跳來跳去,還跳到我身上來了呢!火也不聽話了,也升了上來。我再向裡面放點鹽,再加五六個辣椒。“嗯!已經有一點香味了嘛!”我聞了聞,開心得說。突然,我一不小心,把鍋裡的一點牛肉弄了出來,“完了,這下完了。”我灰心地想。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沒關係,炒菜要慢慢地來,加油。”媽媽鼓勵我說。聽了這話,我又有了勁,便又開始做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道香噴噴的菜從我手裡做出來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做的菜,心裡甜蜜蜜的。我想:媽媽爸爸天天的家務事多難做呀!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辜負爸爸媽媽對我們的希望。

  ***二***

  首先我們要學習必要的做飯知識,可以試著看一下美食節目,學習優秀廚師的烹飪理念,不求把他們所有的知識全部學會,但求學到一二,可以購買一些烹飪方面的書籍作為參考,書中寫的都很詳細,我們不能生搬硬套,我們要靈活運用書籍當中的烹飪方法,學會變通很重要。 我們要試著多實踐,書上的知識雖然重要,但是沒有比實際生活當中的運用來的更重要了,我們可能看看不少的烹飪書,但是當我們實際運用的時候,就發現往往不是那麼簡單的了,我們在烹飪的過程當中肯定會遇到不少的挫折,我們不要放棄,只有多多實踐,才能成為烹飪高手。 學習做飯,可以先從最簡單的做湯學起,做湯應該是比較簡單的了,把食材放進去,把佐料也放進去,然後燉個幾個小時就完成了,我們可以通過先學習簡單的烹飪技術,這樣我們就會容易找到自信,以後進行難度比較高的烹飪,就會比較簡單了。 烹飪不是一朝之功,需要我們的耐心和執著。

  人生當中總有那麼多的第一次,我們不是生來就會做飯的,所以掌握第一次做飯的技巧顯得尤其重要

  ***三***

  人人都有第一次,我第一次炒的菜是西紅柿炒雞蛋,那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又餓了,於是,自己動手做了西紅柿炒雞蛋。

  一開始,我先切西紅柿,我切的西紅柿塊非常的大。 【大得像什麼?】這時,想起媽媽那次切西紅柿的樣子,我按照媽媽的樣子做,果然把西紅柿的塊切的很小。我切完了西紅柿,開始打雞蛋。攪拌雞蛋的時候,雞蛋液不停的往我身上“跳”,像個頑皮的孩子。我減慢了打雞蛋速度雞蛋“變得聽話了”。打好雞蛋後,我就開始炒菜了。

  炒菜可是一個技術活兒,我先倒了些油,把火調成大火,把油燒熱後,一下子把雞蛋放進去,結果拿著碗的手被鍋裡濺起的油燙著了, 【面板上是什麼感覺?要描寫出來。】“呀,好燙”,我喊出聲來,差點把碗掉到鍋裡。我想去用涼水沖沖手,但我沒有去,我不想炒了,但我沒有放棄,我忍住疼,把火調成中火,翻動著鍋裡雞蛋,怕炒糊了。我邊炒邊回想媽媽是怎麼炒的。雞蛋快炒熟的時候,我趕緊跑到櫃子前拿出一個盤子,盛出雞蛋後想到媽媽炒完雞蛋後放了蔥花。又拿了一點蔥花小心翼翼地放進鍋裡,怕又被濺起來的油燙著,我把手抬高點。放完蔥花後,鍋裡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音”。 【這裡的聲音描寫很好,那味道呢?會不會你倒油和炒菜的時候有很強烈的味道?】我又把西紅柿放進去,攪動著西紅柿,西紅柿快熟的時候,想想媽媽這時候幹什麼,我把雞蛋放進鍋裡後,把雞蛋攪碎往裡面放了些糖,很快西紅柿炒雞蛋就做完了。

  我把西紅柿炒雞蛋盛出來後,我聞了聞好香,我拿起一塊雞蛋,顧不得燙,放到嘴裡嚐了嚐,美味的汁水流入我的嘴中, 【舌尖的味道是什麼感覺能不能形容出來?】心裡非常的自豪,當我正品嚐這些美味時,爸爸媽媽下班回來了,我讓媽媽嚐了嚐。媽媽說:“真香。”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我通過這次炒菜知道別人炒菜是不容易的,我應該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