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好的勵志日誌欣賞

  只有你學會把自己已有的成績都歸零,才能騰出空間去接納更多的新東西,如此才能使自己不斷的超越自己。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日誌伴隨我們一路前行,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直努力做,直到成功為止

  所謂理想,就是把我們的願景放在一個價值觀的尺度上度量,然後決定人生往哪裡走,去哪裡,走多遠,和誰走。

  從民營企業角度看,我做生意是一種被迫的開始,但我習慣於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引導我將要做的任何判斷,因此,我一直把喪事當喜事辦。因為我總覺得自己要去心中期待的某個地方。這時,我會想起魯迅的一部小說《過客》:這個過客腿腳不好,他一直不停地走,有天他到一個茶水攤與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對話,詢問前方的路該怎麼走。老人告訴他,過了一個墳地,再往前一拐,差不多就到了。他又問那小孩兒,小孩告訴他,你看見那片鮮花,再往前走就到了。同樣一個地方,老人眼裡看見的是墳墓,小孩眼裡看見的是鮮花,可見兩個人的視野和心態是截然不同的。而這個過客心裡只有一句話,就是——我要走,我要走,我要走。

  我在創業和折騰的過程中經常會想起這個故事,我心裡有兩個地方可以去,一個是墳墓,一個是鮮花,不管哪個,總是就是“我要走”的狀態。這種想法陪伴著我,使我從開始很被動地創業,甚至到後來哪怕負債累累,人生已經到了最絕望的時候,始終沒有放棄,仍然把喪事當喜事辦,因為我意識到理想是希望的風,是黑暗盡頭的那道光,有了它,我能驅走黑暗與恐懼,雖然不知道前方有多遠,但是依然有堅持下去的力量。

  50歲生日前夕,我決定送自己一份很特別的、有紀念意義的生日禮物——去臺灣騎自行車環島旅行。那時正值酷暑,我每天騎行80多公里,總共環島5500公里,路上看到老太太比我還猛,她磕頭環島。我問她,您怎麼走?她說我就拜拜拜拜拜,一直拜,沒停過。我很是佩服,送給她一瓶水,她接著繼續拜。我真的很難想象,一個瘦老太太單薄的身軀下,哪來的這麼大的能量?但她卻有一個答案:心裡有佛,有信念,有理想和快樂的天堂,所以才有如此的毅力和能量,不停地拜下去,也許有一天膝蓋流血她卻渾然不知,也許有一天她會勞累暈眩,但她心裡追求的天堂不會墜落。

  我再說一個崔永元的故事。原來我們倆很不搭界,相信他對“黑心開發商”也抱有道德上的不滿,而在央視看到的小崔似乎也有點裝,老講長征理想什麼的。後來,我聽一個朋友介紹說他在做一項口述歷史的整理工作。某天,我們在香格里拉見面,他送我一些小人書和他們口述史的資料,我才發現原來螢幕以外的小崔很了不起。有個夏天,我把這個故事講給王石聽,帶著王石去了小崔的工作室,到了工作室後,我們看到崔永元花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一直在做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這個男人沒事兒找事兒,把別人的事兒當自己的事兒,自己的事兒不當回事兒,自己都快抑鬱了,還是操心民族的歷史是不是能記錄下來。這著實感動了我,也感動了王石,後來我們成了好朋友,也參與到了口述歷史的專案中,共同記錄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中人們的想法和事蹟。

  古人講:勢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才有堅韌不拔之力。志向是帶來毅力的事兒,就像磕頭環島的老太太,如果她心裡沒有佛,怎會有毅力去磕頭環島?毅力依附於信念和理想之上,不是欺騙也不是虛妄,理想除了讓我們獲得能量、財富外,還會在我們遭遇痛苦和不幸時支撐我們活下去。否則,當我們遇到巨大的困難時,很可能會選擇逃避,甚至會在不為人知的時候選擇死亡。

  在這個紛繁、價值觀多元的時代,希望我們對“理想”這個詞不再拒絕,不再隔膜,不再離它而去,而是從腳下做起,一天天努力,直到成功為止。

  :你不對自己狠,生活就會對你更狠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總有一批出類拔萃,對自己非常“狠”的人,並且這些人非常時尚,光鮮,靚麗,自然,大方,自信,坦誠。他們每一次出場,總是那麼與眾不同,每一次說話,總能跟他人帶來不一樣的契機和新鮮感。

  他們表面跟我們一樣,平時普普通通,正常上下班,只是他們在他們工作8小時以外,或者更多的工作8小時以上的時間裡,他們比我們更刻苦,他們一直在努力進修,努力提升自己。

  君不見,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小姑娘,在努力工作半年之後立馬提升主管,並且帶團隊的能力超乎了我們想象,大家都能服這個新上任的領導。君不見一個沒多少學歷的小夥子,因為表現好,進了大公司;因為踏實,做事靈活,做了很多網際網路案例,很多企業都為他的能力而痴迷,都願意要這個靈活的孩子。

  君不見一個40多歲還能混到職場一線的女精英,即使換了幾個企業,也一直是ceo,一直是創業合夥人,每天要帶孩子,要加班,要開會,幾乎只能睡6小時,你每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即使不化妝,她的精神狀態也非常好。

  而這些人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人,他們和我們一樣,沒有什麼不同,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比我們更狠,比我們更努力,對自己的要求更高,非常懂得如何精打細算策劃自己的人生。

  你會說:這些拼命的三娘和三郎們完全不要健康,完全不知道怎麼休息,他們這麼生活,他們老了就去醫院呆著麼?而那些沒有這些拼命三娘們努力的人們,他們怎麼知道這些努力拼命的人不注重自己健康?大凡越努力越懂得要求自己的人,越懂得健身積極運動,數十幾年保持一重體重,維護自己形象的重要性,他們更注重健康保養,他們更有時間和經歷去保養自身,他們更懂得如何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往往在生活中對自己狠毒,對自己嚴格要求的男女,在工作和為人處世,包括健康人也對自己更嚴格要求更自律。因為他們懂得優秀是一種習慣,保持優秀的狀態是生命中最好的給予和回饋。

  當我們看到那些星光閃耀的男女明星,數幾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自己的身材和體重,不斷地接戲,不斷地工作,不斷的向外界展示才藝,不斷地出場穿品牌衣服,以向觀眾展示他們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當我們羨慕明星收入和萬眾矚目的時候,你們不知道他們經驗這個明星品牌需要付出多少?而他們也從來不會跟你訴苦的。因為他們職業也不允許他們訴苦,他們職業就是給觀眾帶來視覺和感官效應的。

  當你年輕的時候,不想對自己狠;不想嚴格要求你自己,等你步入中年或者老年的時候,你即使嚴格要求你自己,你所獲得的存在價值和機會比年輕人差很多。年輕的時候,你找一批和你一樣拼命的人,一起攜手努力,多年以後這批優秀的人就是你最可靠,可信賴的夥伴。

  這個世界人是有群分的。做人挑剔,精挑細選的與人交朋友,懂得看到不同人身上的優點,忽略優秀人才的缺點,不管你以後做什麼,都有一批人跟著你,才是你最大的成功。做人,我們就得對自己狠一點,對他人寬容和大方一點,不然這個社會的人和這個喜新厭舊的時代會對我們更狠。沒人會永遠年輕,唯獨希望我們所有人老的時候,因年輕時候的打拼富足安康足矣。

  :小城市的孩子,也請努力奔跑

  聽說我的鄰居失業了,真是一個意外。她的母親哭著跑到我媽這裡來說:該怎麼辦,30歲的單身姑娘沒了工作,成天成天地待在家裡不出門。動不動發牢騷,嫌棄家裡沒關係,沒背景,沒後臺,使她處處受氣。總之,沒讓她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每次吃飯板著臉,一天都不說一句話,一說就動氣,整個家裡陰森森的。她母親說著,就哭得傷心,顯然是因為女兒的不爭氣,當然也因為自己的無可奈何。

  趙小姐和我是從小到大的鄰居了,她是去大城市讀過書的人,畢業後回到我們這個小城市。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優勢,比如生活成本低,交通便捷,競爭壓力小,加之是故土,所以省去了一大筆的租房費,偶爾可以去父母那邊沾一些福利。趙小姐回來,這些原因佔了一大部分。當然,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劣勢,發展空間小,晉升機遇小,人際關係圈小,當然工資也會相對少一些。趙小姐回來後,先考過公務員,未進;考過教師,未進。後來找了我們城市裡還算大的企業,終於進去了。

  可是,進去了,對企業便千般不滿,嫌棄企業加班、嫌棄領導偏心、嫌棄福利不夠好,演化成和同事關係不好,和上級關係不好,和客戶關係不好。自然而然,她成了企業實習生中第一個被炒掉的人。她和我說,留下的幾個有些是關係戶,有些是馬屁精,看不慣她們。所以自己被炒了也是正常。我說,你努力了嗎?她說,不想努力,不想和他們一樣,那麼小的城市裡就算再大的企業也沒什麼前途。她說得坦然,不過分明是自欺欺人。

  小城市的企業,沒什麼前途。這是她對自己不盡心工作找的藉口。大多數人,對別人的成功,總可以尋找千萬個看似簡單的捷徑,而對自己的失敗,往往歸結於運氣不好,遇人不淑,沒有關係,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不夠努力。趙小姐算是個典型。

  實話實說,當今社會,許多人眼中好的工作,無非兩種:一是有編制,有編制就是鐵飯碗,當然無關城市大小,要的是一種感覺;另一種是大城市的白領,風光無限,整天出入高檔餐廳,穿名牌。不得不說,大城市裡的金字塔頂端容得下更多的人,所以機會更大。不像小城市,平民永遠遊離在外。可是,小城市也因為凝聚了不那麼多的人才,給努力的人騰出了更多的空間。

  我的學長王先生,他工作僅僅六年,現在是一個集團的副總經理了。我的學校是三流學校,論文憑,實在不算拿得出手。而王先生自己出身農村,上下三代皆是背朝黃土的農民,所以在他身上沒有什麼背景可言。而他卻成功了,他的成功皆源於自己。他畢業那年運氣也不好,沒有考上編制,看著別人紛紛去了機關,去了學校,做著看似風光地工作,他覺得自己的人生灰暗極了。

  不過還好,他很快意識到自己不能消沉,畢竟家裡不可能負擔他一個無所事事的遊民。於是,他進了企業,從最底層的銷售人員開始,每天跑業務,沒日沒夜的。當時,他每天為了跑業務,幾乎把城市裡所有的小快餐店都吃遍了。淋過雨,晒過太陽,他說,現在回頭,真是佩服當時的自己,是怎麼有勇氣這樣一次次面對別人的拒絕,只是他說,他不甘心就拿著2000元的工資,他至少要奮鬥,也算是沒有遺憾了。

  我們常說,大城市,是你被城市推著走,所以大城市工作的人看著勞累,卻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小城市,是你跟著自己的節奏走,所以你不努力,永遠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地活著。你永遠不知道當你看著電視、啃著零食、發著牢騷的時候,別人是如何的努力。你也永遠不知道,你置身於外的時候,有些人已經悄悄地爬到了某個可以有利於他成長的空間之中。

  身於小城市,確實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可是,這不足以成為我們碌碌無為的藉口。前兩天,我在公交車上碰到一個四年前曾一起坐公交車上班的男人,那時他中專畢業,一臉青澀,來自外地的他甚至連語言都不通,可他總是很努力,早上六點半就出門,坐上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去上班,下班也很遲,臉上一點沒有倦容,笑嘻嘻的,樂觀、滿足。現在他已經成了一個企業的部門主管,買了一輛代步車***那天正好車破了,所以沒開***,三環以外貸款買了一套小房子。他自豪地說,他贏了那些學歷高的人,贏了本地人,因為他確實比較努力。

  有些人,總是抱怨自己成長的環境不夠好,自己的父母不夠有錢,自己的家境不夠顯赫,他們覺得這是一種劣勢。可是,既然你認為是一種劣勢,為何還不知道知恥而後勇,努力向前呢。我欽佩那些為了生活努力奔波的人,至少他們懂得努力,懂得嘗試,懂得生而無憾這個道理。小城市的金字塔頂端不大,但又不高,努力了不一定能爬上,但不努力一定爬不上。小廟裡的小和尚,如果想成為大和尚,也是需要經過時間磨礪和考驗的,畢竟生活是一種信仰,你不夠真誠,它便會巋然不動地讓你原地踏步。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