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最浪漫的教養演講

  在工作和學習中,也許我們會需要去做一份有關,來對旅行是最浪漫的教養做出充分的解析和說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旅行最浪漫的教養

  大家晚上好,我是演講人XX。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旅行的教養。

  古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思想家聖奧古斯丁曾說過,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看到其中的一頁。的確,旅行,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次真正的解脫,遠離現實的複雜,遠離城市的喧囂,沐浴在陽光下,行走在微風中。當我們來到不同的城市,遇見陌生的人,領略不同的風景,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記得大學的一個暑假,偶的空暇,我和同學一同去伊犁的唐布拉,去看塞外江南的“十里畫廊”。一路上,有頹敗坍圮的牆,也有平靜富足的農家;有無邊的戈壁,也有路邊粗壯的白楊;有光禿禿的土丘,更有黃燦燦的向日葵··湛藍的天空,嬉戲的旱獺,悠閒的風,偶有一條水流,兀自穿梭在遼闊的草原,滋養成群的牛羊。在這片土地,有著輕風般的柔情,也兼具雄鷹般的粗獷豪邁,二者完美結合,這是力與美的結合,經過了命運的淬火,造就了無數的生機與奇蹟。 我

  曾無數次拷問自己人生的教養究竟是什麼,也無數次陷入人生教養的困結中,但是那次出遊給了我無數的啟迪。於我而言,南方的水土,養育了我,而這片土地則成長了我。因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就像長在雜石中的青松,開在戈壁上的花,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親愛的朋友,當你看到樹時,你是不會知道它的根系是如何的龐大,就如每一個人都潛藏著一種朦朧而強大的、要積極行動的衝力。還有生長在戈壁上的梭梭楊,不為環境而衝動——勝利不驕傲,失敗不灰心;光明時不自滿,黑暗時不痛苦;處境順適時不忘痛苦,處境痛苦時不妨怡然自得;在高位做事不要驕,在下層工作不要怨;順水順風稱心如意時,不會以為一切都順利了;不如意時,也不會以為一切都失望了。因為生命要求你積極的生活。

  若生命是一場旅行,那麼,旅行的教養就在於去感受它並被它震撼。在旅行的過程中,把寶貴的內在生命活出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遇見很多的人,經歷很多的事。我們總會感到困惑,疲憊。這個時候,何不去旅行呢?在行走中領悟人生,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找到自我。旅行,讓人見多識廣。在旅行中,我們總能發現那些在書本上找不到的東西,我們可以看美麗的風景,瞭解新的文化習俗。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腳步來發現這個奇妙美麗的世界。所以,不要在被束縛在書本里了,旅行吧,更好的去了解人生的教養。

  旅行,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次真正的解脫,遠離現實的複雜,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所有的煩惱。沐浴在陽光下,行走在微風中。在那樣的美景裡,每一秒鐘的自己都是全新的。 當我們來到不同的城市,遇見陌生的人,領略不同的風景,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自我。所謂旅行,並不光是去過多少地方,吃過多少美食,看過多少美景,而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旅途中,對自己有不同的認識,對人生有不同的感受。其實,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欣賞風景的心情。讓我們在青春與夢想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吧。

  對於旅行的教養,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我曾到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大草原,到過“石城花落江樓雨,雲隔長洲蘭芷暮”的江南水鄉,到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齊魯之地,當然還有我現在所在的“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東風”的山城。這些地方的美景或險峻或婉約,或粗獷或恢弘,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眾所周知,旅行可以豐富知識,拓寬視野,豐富閱歷,讓我們的心胸更加寬廣,讓我們得以更加沉著冷靜地對待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然而領略過了那些美景,卻讓我漸漸發現,旅行的教養,並不只是這些,當然更不只是去了許多地方,吃了許多美食,看了許多風景,而是因此養成的不在乎目的地和停留時間的長短,離開熟悉的環境去探索陌生的遠方,敢於去體驗未知人生的生活態度。

  歌德說過:“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導遊者,沒有導遊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覺得,旅行最好的教養,就是在旅行的某個時刻,我們遇見了未知的自己,在重重綠茵花障中找到了一條心之所向的路,看見生命的春天就在眼前。讀一本好書,看一部經典電影,審視自己的內心,為了夢想而努力前行都是內心的旅行。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座山,我們總好奇著山外面的世界,儘管當我們費盡力氣爬上山頂,發現山那邊還是山,那邊的山更高。但我們就在翻過一座座山的過程中,走得更遠。人生就像風車,要讓風車轉動起來,我們就必須奔跑,在心靈的旅行中不斷填充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