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中國含義閱讀練習及答案
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中秋節更多地被賦予了情感色彩。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秋的中國含義》閱讀材料
中秋的中國含義
在經濟日漸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傳統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餃子、放鞭炮,端午節賽龍舟,重陽登高,中秋賞月……所有這些文化標誌加起來,才是文化意義上完整的中國人。
中秋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已成為當今的一個輿論熱點。由中國新聞網等單位聯合發起的網路投票活動,簽名投票者竟近百萬之眾, 留言萬條之多。回顧近年來,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視春節晚會,我們中國的一些傳統大節日,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間發現商鋪裡擺出花樣繁多的各色月餅之外,傳統中那“夕月”、“團圓”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離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種中國式的親情與祝願,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了。
其實,就在中國人自己愈行愈遠、逐漸過起“洋節”的同時,世界各地卻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國文化熱。起源於中國的傳統節日卻在國外慶祝得有聲有色,並且被別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背後反映出來的,也許正是時下我們這個社會在喧囂中的一絲輕浮。
所以,在我看來,中秋“申遺”是重要的, 但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經被“異化”,甚至失去“節操”的中國傳統節日的“格調”。
弘揚和傳承傳統節日,首先得明確這些節日所蘊含的傳統文化本質。中秋文化在我看來,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間傳說稱中秋源於嫦娥奔月,還是民俗專家考證認為周朝先民對月亮的崇拜,演繹的都是一個“和”字。“和”是中秋永恆不變的滋味。中秋的月餅化不開濃濃的鄉愁。中秋,為奔忙於事業的人編織了一個藉口:再怎麼忙,也該回家團聚,家和才能萬事興;中秋,也讓遊子的鄉思愁緒飄飛得莫名心痛。如今的中秋,是海峽兩岸無數家庭祈願祖國和平統一的夢想,是遊走異國的海外赤子們遙望祖國的時刻……要將傳統中秋佳節“升格”,就要改變當前節日商業文化中的落後與庸俗,還中秋月以清麗、皎潔、寄情的本色。當然,中秋佳節並不排斥現代生產方式與商業運作。它們完全可以增添傳統節日的時尚元素,讓傳統農耕文化孕育出來的節日更多一些時 代色彩。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一個民族和國家對自身特性的認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認可的程度,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成就的標誌。長期以來,作為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源頭的中國並沒有給予許多民間節日以應有的重視,而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這些節日都被列為法定假日。
其實在這些差距面前,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恢復幾項傳統活動,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清明掃墓祭祖,中秋闔家團圓,端午悼念愛國先人,重陽登高敬老……為這些節日申遺,其實就是在肯定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關注的就是“人類文化”,是站在人類和世界的角度上的。從這個層面來講,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報評定機制也是為了鼓勵和促進各國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日本、韓國都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出臺了類似民間文化保護法,箇中原因正在於此。
所以,往大里說,世界遺產就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屬於中國的世界遺產,就是中國區別於其他國度所特有的不凡的價值所在,是中華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證。到今天,我們對歷史文化遺存,當然應該懷著一份敬畏,一份呵護。 ***原文有刪改***
《中秋的中國含義》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中秋的中國含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把中秋節與西方的“洋節”區分開來,使之更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業文化,還中秋月以清麗、皎潔、寄情的本色。
C.通過中秋“申遺”活動,在全社會重塑對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的敬畏與呵護之心。
D.在經濟日漸全球化的今天,對中秋文化的本質與功能重新認識,重新定位。
2.對於“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已經被 ‘異化’,甚至失去‘節操’”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人自己愈行愈遠、過起了“洋節”,對自己民族的節日卻沒有應有的重視。
B.時下,整個社會在喧囂中顯露出輕浮的傾向,節日商業文化中充滿了落後與庸俗。
C.中國在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傳統方面工作起步較晚,與日本、韓國等有較大差距。
D.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本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中秋申遺成為熱點,表明很多民眾已經認識到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必須好好繼承。
B.弘揚和傳承傳統節日,有助於增強民族和國家對自身特性的認同和自豪感。
C.中秋申遺成功才展現出中國所特有的價值,中華民族就取得了在世界上立足的身份證。
D.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該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中秋的中國含義》閱讀題答案
1.B
2.D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