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的特點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使農業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農業產業化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農業產業化的思路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思路是:確定主導產業,實行區域佈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動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基本型別主要有:市場連線型、龍頭企業帶動型、農科教結合型、專業協會帶動型。

  農業產業化的特徵

  簡介

  農業產業化經營與傳統封閉的農業生產經營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市場化

  市場是農業產業化的起點和歸宿。農業產業化的經營必須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改變傳統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自我服務的封閉式狀態,其資源配置、生產要素組合、生產資料和產品購銷等靠市場機制進行配置和實現。

  區域化

  即農業產業化的農副產品生產,要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相對集中連片,形成比較穩定的區域化的生產基地,以防生產佈局過於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產不穩定。

  專業化

  即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專業化。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農產品商品率等等,這些只有通過專業化才能實現。特別是作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基礎的農副產品生產,要求把小而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進行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在保持家庭承包責任制穩定的基礎上,擴大農戶外部規模,解決農戶經營規模狹小與現代農業要求的適度規模之間的矛盾。

  規模化

  生產經營規模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必要條件,其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只有達到相當的規模,才能達到產業化的標準。農業產業化只有具備一定的規模,才能增強輻射力、帶動力和競爭力,提高規模效益。

  一體化

  即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經營,把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龍”型產業鏈,使各環節參與主體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同興衰、共命運的利益共同體。這是農業產業化的實質所在。

  集約化

  農業產業化的生產經營活動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社會化

  即服務體系社會化。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求建立社會化的服務體系,對一體化的各組成部分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資訊、技術、資金、物資、經營、管理等的全程服務,促進各生產經營要素直接、緊密、有效的結合和執行。

  企業化

  即生產經營管理企業化。不僅農業產業的龍頭企業應是規範的企業化運作,而且其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為了適應龍頭企業的工商業執行的計劃性、規範性和標準化的要求,應由傳統農業向規模化的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發展,要求加強企業化經營與管理。

  上述特點說明,農業產業化的內涵非常豐富,而且從這些豐富的內涵中,還可以引伸出其他許多外延作用和意義。例如對鄉鎮企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的作用,對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城鎮化的推動作用等等。

  農業產業化的特點

  一是中西部地區整體跟進,整體發展水平提高。據二00二年底對農業產業化的統計,全國有各類產業化組織總數九萬四千多個,比二000年增長了百分之四十一點六,同時中西部湧現了一批雙匯、蒙牛等排頭兵,體現了中西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巨大潛力。

  二是產業化領域拓寬,龍頭組織結構區域合理。近幾年越來越體現出農業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展現了農業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產業化組織按產業分類,種植類佔百分之四十四點八,畜牧業佔百分之二十四點一,水產化組織佔百分之八點二,林特產業佔百分之十點四,還有其他型別佔百分之十點五。

  三是產業化發展動力機制不斷完善。企業和農戶建立合理的利益連線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和內在的動力。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種比較穩定的利益連線方式所佔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七十七點八。

  四是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機制,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在產業化發展中,龍頭企業處於市場競爭的最前沿,他們通過優化資本結構,採取兼併聯合、股份改造等多種方式進行改制,不斷增強自身的活力,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農業產業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