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書的讀後感

  童話故事總能帶我們到美好的世界中去。看完童話故事,大家有何感想要寫下來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從前,有一個湖,湖裡有一群淘氣的小魚。有一條小魚想去月亮上去玩,可是無論她怎麼跳,也跳不上去。森林裡有一隻雖然很笨但是樂於助人的狐狸知道了,他要到湖邊和小魚一起想辦法。

  狐狸飛快地朝小湖跑去,一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碰破了皮,殷紅的鮮血頓時流了出來。狐狸慢慢地站起來,一看,呀!那塊石頭竟然是一塊會發光的寶石。狐狸想,這回發大財了。可是仔細一想,這塊寶石是從哪來的呢。我一定要仔細地查清楚,但他又轉而一想,我還要去幫助小魚呀。不,先別管小魚了,先去調查吧。狐狸忍痛站起來,才走了十幾步,撲通一聲,他又被石頭給絆了一下,手裡的寶貝也掉了,和地上的石頭摻在了一起,而且也不再發光了。哪一塊是寶石呢?狐狸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他猛然想起了無所不知的小巫婆,對,就去找她。

  狐狸來到小巫婆家,小巫婆正在練習魔法,狐狸就在一邊等。不一會兒,小巫婆練完了,就問:“狐狸哥哥,有什麼事嗎?”狐狸迫不及待地回答道:“我本來要去幫小魚,可是卻在路上撿到了一塊寶石,一不小心,手中的寶石掉了,而且和一塊石頭摻在了一起,不知哪塊是寶石了。”“是這樣呀,你先別急,我馬上就把它們分辨出來。”小巫婆回到自己的房間裡,對著兩塊石頭念起了咒語,不一會兒,其中的一塊又閃閃發光了。狐狸非常高興。小巫婆說:“這是一塊魔石,是我一不小心弄丟了,謝謝你幫我找了回來。”

  狐狸把魔石還給了小巫婆,匆忙和小巫婆告別後,又高高興興地去找小魚了。

  森林學校的小動物畢業了,“趕快去職業介紹所找工作啊!”學校的老師最後囑咐著。

  小動物們紛紛去了職業介紹所。“你們是來找工作的吧?那你們可來對了,我們這裡有好多工作:看家工、游泳教練、跑步教練……”小貓經理玩電腦玩得正起勁,他頭也不抬的說。“平時我游泳也不差。”小狗想了想說:“我去當游泳教練好了。”“行行行,你們自己看著辦。”小貓不耐煩地說。小馬、鴨子也分別選了自己的職業,看家工和跑步教練。

  一個星期過去了,小動物們紛紛回到了職業介紹所。小貓經理迎上去問:“工作怎麼樣?”“不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我每天都認真地看家,可家裡還是天天丟東西。”小馬委屈地說。“哎,我還要慘。”小鴨搖了謠頭說;“就連學生都跑得比我快!”“我就更不用說了。水這麼滌深,差點把我給淹死。”小貓紅著臉說;“對不起!因為上次太貪玩,沒按你們的身體特點來安排工作。”小動物們接受了小貓經理的道歉,小貓經理也重新安排了工沐。小狗當看家工,小鴨當游泳教煉,小馬當跑步教煉。

  看來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馬馬糊糊的,隨便應付一下,一定要了解淸楚實際的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篇二

  今年。於是,我和爸爸媽媽到書店買了一本《中國童話故事》,這本書裡有許多我們中國古代有名的童話故事,比如《咕咚來了》、《會笑的石頭》、《老鼠嫁女》、《黃鼠狼偷雞》等,其中我最喜歡《蜘蛛判案》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蒼蠅和一隻蚊子,它們好吃懶做,盡做壞事。蒼蠅專門去吃人們做好的飯菜,汙染食品,蚊子專門去吸人們的血,傳染疾病。它們各自認為自己的本事最大,彼此都不服氣,於是就爭吵起來了,最後它們居然去找蜘蛛評判。結果在蜘蛛眼裡它們都是壞蛋,就一口一個把它們吃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做壞事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中國童話故事》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以後我有時間一定要多看這類書籍,認真去體會書裡面的道理。

  篇三

  《格林童話》是通過“寓教於故事”的形式讓讀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長的豐富“養料” 。並且通過寓言故事教懂讀者一些課本上未能學到的道理。教會讀者“分辨善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做人不能懶散、智慧是進步的階梯、遇到危險要冷靜……”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格林童話》文中的主人公個性鮮明善惡對錯一目瞭然。不少主人公憨態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總是把真、善、美與假、惡、醜的矛盾衝突置於斑斕多彩的幻夢之中藉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告終。故事中自然與神奇現實主義與浪漫幻想交相輝映融為一體使讀者既感到故事情節合情合理又體現了讀者的意願從而得到滿足。如今在這樣一個物慾如潮如流的社會裡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時無法正確辨別善與惡、對與錯。這種時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話》在一個個生動、簡單的故事裡你會體味出內在的深刻意義——以理性的態度去辨別世間的善惡對錯。看《格林童話》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放飛看看故事情節體味一下其中的意義欣賞欣賞其語言藝術的特色。猶如採擷最豐碩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來滋養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