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的併發症

  紅斑狼瘡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在我們的面部出現一些鮮紅斑,隨著病情的逐漸嚴重而增多。那麼你知道紅斑狼瘡有哪些併發症嗎?現在,小編來告訴你。

  

  一、消化道損害:紅斑狼瘡伴有的消化道損害,大多表現為食慾減退的症狀。很多病人還伴有便祕、腹脹,有的則出現噁心、臍周腹痛、大便次數增多等表現。此外,腹水與狼瘡性腹膜炎、腸繫膜炎有一定關係,也有的紅斑狼瘡與狼瘡性腎炎低蛋白血癥有關。

  二、胰腺炎:紅斑狼瘡狼瘡引起的胰腺炎在患者中較為少見。此種情況與胰腺血管有關。

  三、血管炎:雙手雙足可出現大量瘀點,為免疫複合物聚積成大分子堵塞微小血管引起的栓塞性小血管炎和末梢壞死性小血管炎,並能引起指端,趾尖凹陷、潰瘍、壞死。極少數患者可引起足背動脈閉塞性脈管炎,伴有劇烈的疼痛。紅斑狼瘡患者首先應該積極治療患者的各種病毒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不能對此類病毒的入侵掉以輕心。患者在平時應盡力避免在陽光照射過強的時間外出,減少紫外線對患者造成的腎臟損害;平時應多食富有營養的食物,攝取足夠的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一般以清淡為宜。此外,要注意避免食用大量的具有剌激性的食物及菸酒等。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累及全身各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其中一部分病人可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如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腹水、麻痺性腸梗阻等,這是由於胃腸道的血管炎所致,如腸繫膜血管炎。腸繫膜血管的動、靜脈伴行,支配胃腸營養和功能,如發生病變,則所支配的部位產生相應症狀,嚴重時累及生命,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

  根據狼瘡腎的表現結合全身情況中醫把其分成腎陰虧虛型、脾胃兩虛型、腎虛瘀滯和溼熱蘊毒型,如持續尿蛋白,腰痠、五心煩熱,或自覺內熱,脈細數者,為腎陰虧虛,治以滋陰補腎之法,選用六味地黃丸和相應的為化中藥外敷滲透治療,主要藥物有地黃、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等,經研究本方能夠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尿蛋白。

  如疲乏無力、面色不華、下肢浮腫、腰痠、蛋白尿時間較長者,為脾腎兩虛,治應健脾益腎,選用對症的微化中藥方劑外敷滲透或口服春澤湯加味,主要藥物有黃芪、黨蔘、茯苓、甘草、豬苓、澤瀉等。

  尿蛋白伴有潛血,肢體瘀斑,區域性紅斑者,是腎虛血瘀所致,治以補腎活血,選用知柏地黃丸加桃紅四物湯口服或用起效較快的微化中藥方劑外敷,主要藥物用細生地、丹皮、桃仁、紅花、丹蔘、當歸、川芎、黃柏、知母等。

  如尿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腰痠腰痛、發熱、心煩、浮腫、舌苔黃膩脈滑數,是溼熱內聚,化熱成毒的表現,治療上利溼清熱解毒,用五苓散加味或採用相應的微化中藥方劑,主要藥物有豬苓、茯苓、澤瀉、白朮、馬鞭草、六月雪、苦蔘、赤小豆等。臨床有些藥物能夠降尿蛋白,治療狼瘡腎,在各種症型均可選用如黃芪、白花蛇舌草、六月雪、蟬衣、芡實、落得打、意苡仁、連須、鬼箭羽、仙靈脾等。

  狼瘡性腎炎是狼瘡活動損傷的一部分,隨著對狼瘡的全面治療,尿蛋白一起好轉,也有部分患者全身病情好轉後留有頑固性蛋白尿,這些患者堅持外敷或服用中藥較長時間,才能使尿蛋白好轉,不可短期服用後仍有尿蛋白就停用中藥,使治療效果降低。

  紅斑狼瘡患者飲食宜忌

  宜食

  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可多飲牛奶,吃雞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多食用低脂易消化的食物:應該多食用易消化脂肪低的食物,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忌食

  1忌食用具有感光敏感的食物:如無花果、紫雲英、油菜、黃泥螺以及芹菜等,如食用後應避免陽光照射;磨菇、香菇等蕈類和某些食物染料及菸草也會有誘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潛在作用,也儘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

  2多食用低糖食物:應留意對飯量的操控,少食用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引發誘發糖尿病疾病,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

  3忌吃海鮮、俗稱發物。

  4忌食羊肉 狗肉 鹿肉 桂圓 荔枝等性溫熱的食物。

  以上的注意事項大家都記住了吧,尤其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對於這些一定要銘記在心。這樣在以後的治療中,才能更加容易,才能更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