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簡介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與教育家,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被稱為西方的孔子,這是因為他們都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 以 侮辱雅典神 和 腐蝕雅典青年思想 之罪名 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蘇格拉底的性格
柏拉圖詢問蘇格拉底愛情、婚姻、外遇、生活究竟是什麼的故事被人們知曉,從這個故事中,能夠了解到蘇格拉底性格。當柏拉圖詢問蘇格拉底愛情是什麼的時候,蘇格拉底要柏拉圖在麥田中,頭也不回地找一棵最大最飽滿的麥穗。柏拉圖不知道他手上的這顆麥穗是不是足夠好的,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更好的麥穗。於是當柏拉圖一無所獲的回來的時候,蘇格拉底說,這就是愛情,多麼容易錯過,顧此失彼。
關於蘇格拉底的性格,我們所能知曉的原因,並不在於他自己寫下什麼作品,其實蘇格拉底本身並沒有留下什麼作品,所有關於蘇格拉底的作品都是他的弟子柏拉圖所記錄下來的。我們也就從柏拉圖記錄的這一個個故事裡,簡單的瞭解到蘇格拉底。看了這些故事自然有人評論,其中就有人說,蘇格拉底性格中天生就有著自信與智慧。
從以上這些小故事裡,蘇格拉底對於柏拉圖的循循善誘中我們就能瞭解到,蘇格拉底是多麼的自信和睿智。他堅信他讓柏拉圖去做的事情,柏拉圖一定會怎麼做,並且能夠理解他的意思。也正是因為蘇格拉底的自信他才能對柏拉圖因材施教,如果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他無法讓別人對他信服。而他的智慧就在於他說的話是多麼的正確;這便是蘇格拉底性格的相關介紹了。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
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但他們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得出相對主義的結論。到蘇格拉底才根本改變了這種狀況。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認識你自己。從蘇格拉底開始,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起來。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早已有靈魂不滅的說法,已經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於靈魂的看法還比較模糊,有的還將靈魂看成是最精細的物質,因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界限還不明確。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將精神和物質明確對立起來的觀點,成為哲學史上的濫觴。
據亞里士多德記載,蘇格拉底放棄了對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倫理問題上求得普遍真理,開始為事物尋求定義。他反對智者們的相對主義,認為“意見”可以有各種各樣,“真理”卻只能有一個;“意見”可以隨各人以及其他條件而變化,“真理”卻是永恆的,不變的。在柏拉圖早期對話中,討論的主題幾乎都是如何為倫理道德下定義的問題。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認識“美自身”、“正義自身”,這是美和正義的普遍定義,是真正的知識,也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美的理念”、“正義的理念”。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理念論”的最初形式。蘇格拉底還進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哲學只去尋求這種因果,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最終原因。他認為事物的最終原因是“善”,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論代替了對事物因果關係的研究,為以後的哲學開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