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師分段

  《莫泊桑拜師》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也是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和西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寫莫泊桑為了使作品具有特色,拜福樓拜為師。

  第二部分是第2~9自然段,寫莫泊桑向福樓拜請教,福樓拜悉心指導,莫泊桑銘記在心,勤於觀察。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寫莫泊桑經過努力,終於寫出了許多有影響的名著。

  其中,第二部分以時間為序,寫了莫泊桑三次求教福樓拜:第2至5節為第一次求教,第6、7節為第二次求教,第8、9節是第三次求教。

  三次求教主要是通過對話的形式來展開的,莫泊桑“問”,福樓拜“答”,一問一答中人物形象、人物性格躍然紙上。其中,福樓拜的三次“答”值得玩味,具有很鮮明的特點:

  首先他說話直白而簡潔。當莫泊桑初次登門求教時,他很乾脆地指出:你的功夫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練習。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精闢而有針對性。

  其次他的話極具條理性。比如莫泊桑三次去福樓拜那裡求教。第一次福樓拜要求他“肯吃苦,勤練習。”第二次福樓拜讓他學習仔細觀察。第三次福樓拜進一步指出“要寫作有特色,就要抓住特點寫”。可見他的指導是由淺入深,步步深入。

  第三他說話有理有據。福樓拜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時候,並不是只講原則性的標準,而沒有實在的例子的。他在說道理的過程中注意聯絡實際的事例,從而使他說的話令人信服,而且可以照著做,有極強的可操作性。比如莫泊桑第二次去他家拜訪傾訴觀察馬車沒有結果時,福樓拜便列舉不同場景下的馬車,啟發莫泊桑。而這樣鮮活的事例在莫泊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終於使他有所收穫。

  莫泊桑拜師原文

  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很平常,沒有什麼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於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

  一天,莫泊桑帶著自已寫的文章,去請福樓拜指導。他坦白地說:“老師,我已經讀了很多書,為什麼寫出來的文章總感到不生動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福樓拜直截了當地說。

  “那——怎樣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問。

  “這就要肯吃苦,勤練習。你家門前不是天天都有馬車經過嗎?你就站在門口,把每天看到的情況,都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而且要長期記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門口,看了一天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馬車,可是一無所獲。接著,他又連續看了兩天,還是沒有發現什麼。萬般無奈,莫泊桑只得再次來到老師家。他一進門就說:“我按照您的教導,看了幾天馬車,沒看出什麼特殊的東西,那麼單調,沒有什麼好寫的。”

  “不,不不!怎麼能說沒什麼東西好寫呢?那富麗堂皇的馬車,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馬車上坡時,馬怎樣用力?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這一些你都能寫得清楚嗎?你看,怎麼會沒有什麼好寫呢?”福樓拜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都在莫泊桑的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從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門口,全神貫注地觀察過往的馬車,從中獲得了豐富的材料,寫了一些作品。於是,他再一次去請福樓拜指導。

  福樓拜認真地看了幾篇,臉上露出了微笑,說:“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進步。但青年人貴在堅持,才氣就是堅持寫作的結果。”福樓拜繼續說:“對你所要寫的東西,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如你要描寫一堆篝火或一株綠樹,就要努力去發現它們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樹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專心地聽著,老師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福樓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著說:“你發現了這些特點,就要善於把它們寫下來。今後,當你走進一個工廠的時候,就描寫這個廠的守門人,用畫家的那種手法把守門人的身材、姿態、面貌、衣著及全部精神、本質都表現出來,讓我看了以後,不至於把他同農民、馬車伕或其他任何守門人混同起來。”

  莫泊桑把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頭,更加勤奮努力。他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終於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