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入門知識技能

  常言道:種田要知節氣,開車要懂離合,任何一樣手藝都有行話。雖然我覺得儘量從實際問題說起,儘量不要說的很專業,就談一些攝影者必備的知識,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焦距

  光線經過透鏡就會聚成一點***焦點***,鏡頭的焦距就是從鏡片***或鏡片組***的中心到底片***CCD***的距離,單位是毫米***mm***。對全幅135數碼單反相機以及我們以前常用的135膠捲相機***使用超市裡的盒裝膠捲***來說,焦距50mm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簡稱標頭,拍出來的照片類似肉眼平視的感覺***視角為45°左右***。

  嚴格的定義是:標準鏡頭就是焦距等於底片***或CCD***對角線長度的鏡頭。單張135底片是24×36mm,根據勾股定理計算,其對角線長度為43mm,所以135畫幅的標頭應該是43mm。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把焦距為40-60mm的都稱為標頭。早期的單反相機是與50mm鏡頭捆綁銷售的,這也許是稱其為“標準鏡頭”的原因吧。廣角鏡頭***焦距小於35mm***能夠讓照相機“看得更寬闊”,因為它視角大;長焦鏡頭***焦距大於70mm***能讓照相機“看得更遠”,但視角窄。長焦鏡頭也稱遠攝鏡頭或望遠鏡頭。從焦距的定義就可以推斷出,廣角鏡頭都身材矮小,長焦鏡頭都高大威猛。以後我們只要一看到那些又粗又長的大傢伙,不用說那都是長焦頭。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1960年以前,變焦基本靠走。1965年之後,焦距可以調節的變焦鏡頭開始大量上市。變焦鏡頭的優勢是明顯的,改變焦距不用再走路,只需轉動鏡頭筒。但變焦需要一套複雜的光學系統***其內部結構大多超過十片鏡片***,這給變焦鏡頭帶來了

  兩個問題: 1,體積和重量大; 2,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鏡頭成像清晰。

  :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

  我們經常看到數碼相機廣告上寫XX倍光學變焦。這裡的變焦倍數=最大焦距值/最小焦距值。一個28-280mm變焦鏡頭的光學變焦倍數就是280mm/28mm,即10倍。光學變焦英文名稱為Optical Zoom,它依靠鏡片的位移來實現焦距的改變。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裡面的鏡片就越多,鏡頭體積相應較大,畫質相對較低,光圈相對較小。光學變焦並不是越大越好。一般來說,只要願意花大價錢認真設計精心製作,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光學變焦比在4倍以內的鏡頭其光學素質才有可能接近或者達到定焦頭的平均水準,比如佳能Canon 70-200mmF2.8IS鏡頭***市價兩千美元,重1.5公斤***。超過4倍變焦的鏡頭其光學素質基本不可能達到定焦頭的水平。1995年以來市場上陸續出現了10倍以上的大變焦鏡頭,光學變焦越大當然越方便,但成像也會相應下降。2007年底上市的Panasonic松下FZ18數碼相機其光學變焦為28-504mm,達到了不可思議的18倍,但實測這款相機的鏡頭邊緣解像度相當差,看來18倍已經接近光學變焦目前的技術極限了。關於數碼變焦我只有三個字:騙人的。數碼變焦只是電子放大,軟體稍作改動就可以從一倍到一萬倍變焦任君自取。只有光學變焦才是真正的變焦,數碼變焦是廠家用來欺騙外行消費者的。

  :景深與光圈優先

  通俗地說,景深就是照片焦點前後延伸出來的“可接受清晰區域”。相對於光圈和快門,景深比較難理解,因為它是一個基於主觀判斷的概念。清晰還是不清晰並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

  還是打比方吧:一張合影,如果對焦準確,一排人的臉部都很清晰,但人群前面的鮮花和人群后面的建築物就比較模糊。這張照片的清晰區域只限於人群,我們就稱此照片景深較淺***小***。如果用F22最小光圈來拍合影,除了人物清晰,人群前的鮮花和後面的建築物也比較清晰,照片的清晰區域很廣,我們就說此照片景深很大。風光攝影一般需要大景深,因為我們希望景物的前前後後都清楚。人像攝影一般需要小景深,我們只希望美女的臉部清楚,此美女四周的樹枝和醜男最好都模糊,這樣才能夠突出主體。景深直接關係到圖片能否吸引人。 景深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1,光圈大小;2,焦距長短;3,被攝物體的遠近。所以在相機上並不能直接調整景深,只有景深預覽按鈕,小數碼DC和有些入門級單反連景深預覽按鈕也沒有,一切要靠估計。好在掌握了幾個原則後,估計景 深並不難。這三個原則是: 1.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 焦距越長,景深越小;

  3. 離被攝物體越近,景深越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指的是實際光圈大小。第三節我們說過,光圈值和光圈實際大小是相反的。對135相機來說大多數鏡頭的最小光圈為F22,這時候景深最大***如果焦距和拍攝遠近不變***,在F2.8的時候景深最小***如果此鏡頭最大光圈是F2.8***。

  焦距越長景深越小這個好理解,廣角鏡頭景深大,長焦鏡頭小。實際上17mm的超廣角鏡頭如果使用F8以下的中小光圈,隨便你朝何處對焦,拍的照片前前後後景物都清晰。相反,200mm或更長的鏡頭景深很小,一定要仔細小心對焦,如果可能最好在三角架上拍攝,這些望遠鏡頭本來視角就小,很難端穩,稍不留神焦點就跑到九霄雲外去了。

  離被攝物體越近,景深越小。如果你湊得足夠近拍小狗的臉,有時候鼻尖清楚眼睛卻模糊,這種景深就非常小了。所以在很近距離拍攝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對焦,例如用微距鏡頭拍花花草草時。既然景深這麼重要,我們一定要摸清上述三個因素對景深的影響,在不同的焦距段用不同的光圈各拍幾張,馬上回放看看,熟悉圖片的景深變化。最後要做到爛熟於心,不用相機的景深預覽按鈕,只要一看焦距和光圈就知道圖片的景深。 到這裡我們終於可以回頭再談談光圈了,它是攝影裡最重要的一個詞。

  光圈有三個作用:

  1. 控制進光量,這直接影響到圖片是否能正確曝光,是拍攝成功與否的關鍵; 2. 控制景深,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雖然焦距和拍攝遠近都影響景深,但焦距和被攝物遠近的改變同時也會影響構圖,如果構圖確定,我們能控制景深的武器就只剩下光圈了;

  3. 光圈影響圖片的清晰度,任何一個鏡頭都是在中等光圈的時候成像最好***圖片最清晰***,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時候解像度差。

  所以光圈這個傢伙對照片的影響真是太大了,牽一髮而動全身。前面我們說過,一張正確曝光的照片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如何選擇就要看你的拍攝意圖了,如果你要最小景深,那就設定F2.8最大光圈;如果你要最大景深,那就直接設定F22最小光圈;如果你要解像度最高,那就設定F8中等光圈。

  由此我們引出攝影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光圈優先。

  光圈優先就是手動定義光圈的大小,相機會根據這個光圈值確定能正確曝光的快門速度。光圈優先的英文是Aperture Priority,相機主轉盤上大寫的A或者Av就代表光圈優先拍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