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剎車片正確養護指南

  剎車片在整個剎車系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在防止緊急安全事故發生的時候起到關鍵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汽車剎車片正確養護方法

  剎車系統對於車輛的行駛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小的疏忽都可能發生很大的事故,因此對待剎車系統我們格外需要注意,以下就是在日常用車時在這方面需要關注的幾點事宜:

  1.正常行駛條件下每行駛5000公里對制動蹄片檢查一次,不僅要檢查剩餘的厚度,還要檢查蹄片磨損的狀態,兩邊磨損的程度是否一樣,回位是否自如等,發現不正常情況必須立即處理。

  2.制動蹄片一般由鐵襯板和摩擦材料兩部分組成,一定不要等摩擦材料部分都磨沒了才更換蹄片。例如捷達車的前制動蹄片,新片的厚度為14毫米,而更換的極限厚度是7毫米,其中包括3毫米多的鐵襯板厚度和近4毫米的摩擦材料厚度。一些車輛帶有制動蹄片報警功能,一旦達到了磨損極限,儀表會報警提示更換蹄片。達到了使用極限的蹄片必須更換,即使尚能使用一段時間,也會降低制動的效果,影響行車的安全。

  3.更換時要換原廠備件提供的剎車片,只有這樣,才能使剎車片和剎車盤之間的制動效果最好,磨損最小。

  4.更換蹄片時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將制動分泵頂回。不能用其他撬棍硬壓回,這樣易導致制動鉗導向螺絲彎曲,使剎車片卡死。

  5.更換完後,一定要踩幾腳剎車,以消除蹄片與制動盤的間隙,造成第一腳沒剎車,易出現事故。

  6.制動蹄片更換後,需磨合200公里方能達到最佳的制動效果,剛換的蹄片須謹慎行駛。

  剎車片多久換一次

  剎車片和剎車盤的更換時間週期不是固定的,這取決於車輛行駛路況、駕駛員踩制動踏板的頻率及力度。一般常規剎車片的更換里程是每行駛2.5萬-3萬公里左右。

  汽車剎車片常見問題解析

  制動時為什麼會產生抖動現象?

  1、這往往是剎車片或剎車盤變形造成。與材質、加工精度、使用受熱變形有關,其中包括:剎車盤厚薄差、制動鼓的圓度、不均勻磨損、熱變形、熱斑等。

  2、剎車片在制動時產生的震動頻率與懸掛系統產生共振。

  3、剎車片摩擦係數不穩定,偏高。

  摩擦係數高低對制動的影響?

  摩擦係數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汽車的制動效能。尤其是在汽車高速行駛中需緊急剎車時,摩擦係數過低就會出現剎車不靈敏;摩擦係數過高會出現抱死現象,造成車輛甩尾、打滑、翻轉,對行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剎車片的壽命與硬度的關係如何?影響因素有哪些?

  1、剎車片壽命與表面硬度並沒有一定的關係。表面硬度高時,剎車片與剎車盤的實際接觸面積小,往往更加影響壽命。

  2、影響剎車片壽命的因素包括硬度、強度、摩擦材料的磨損性等等。

  涉水後對剎車的影響?

  車輪浸在水中時,剎車片與剎車盤/鼓之間會形成一層水膜,從而減小了摩擦力,而且剎車鼓內的水也不容易散出。對於盤式剎車來說,這種剎車失靈的現象要好一些。因為碟形剎車系統的剎車片面積很小,碟盤外圍又全部暴露在外面,留不住水滴。這樣,由於車輪轉動時離心力的作用,碟盤上的水滴會自動散失,不影響剎車系統的功能。對於鼓式剎車來說,在離水後邊走邊踩剎車,即右腳踩油門,左腳踩剎車。連續踩幾次,剎車片與剎車鼓之間的水滴就會被擦掉。同時,摩擦產生的熱量將其烘乾,使剎車很快恢復原來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