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老師國旗下的講話稿

  國旗下的講話不僅是一次精彩講話而是系列深刻而精彩的講話,應列入學校德育課程之中,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首先給大家講一則小故事: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便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後人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他卻認為孔圉配不上那樣高的的評價。於是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和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微笑著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

  聽完這則故事,我們會發現它是對“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最好的詮釋,我們也不禁感嘆好學與善問的精神在古聖賢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更重要的是向我們提出了對待學習和人生應有的態度,意義深刻。在學習上、生活上、為人處世上,勤奮好學、不恥下問是我們必不可少品質。波蘭有句名言:常問路的人才不會迷失方向;俗話說:學無長幼,能者為師。年齡無論長幼,身份無論貴賤,學歷無論高低,其長處、優點都值得我們學習。古往今來,凡成大器者,他們不僅天資聰穎,而且勤奮好學,樂於請教。“藥聖”李時珍不畏艱難險阻,遊歷四方,爬山涉水,嚐遍百草,向各地資深的老農和大夫虛心請教,歷經四十餘年,終成《本草綱目》,為祖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名垂青史;清代大學者,思想家戴震,學習時,他總是向老師頻頻發問,不得答案,“誓不罷休”。生活中,他善於向他人請教,最終使自己的學問,思想都超過了朱熹;吊燈在風中來回擺動,這是多麼平常的事啊,可伽利略卻由此產生了疑問,並問出個所以然來,終於讓他發現了擺動的快慢與物體的重量無關,和線的長度有關。正是秉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伽利略成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相對論的發明者愛因斯坦說:“智慧並不產生於學歷,而是來自對知識終生不懈的追求”;巴爾扎克也曾經說過一句話:“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不乏存在一些不善於學習或不勇於發問的人。而在這些人當中,有的是不去思考,也就無問題可問;有些人卻是有問題要問,但礙於面子,怕人笑話,瞧不起,而把問題“隱藏”下來;還有的人根本不把那些問題放在心上。久而久之,這些人的知識漏洞越來越大,問題屯積得越來越多,思維能力會越來越弱,知識面會越來越小……如此以來,不僅無法達到成功的終點,還很容易迷失方向。少年天資過人的“神童”仲永因為疏於學習,最後不也淪為平凡人嗎?

  當今時代,科技迅猛發展,各種新知識、新事物更是日新月異、層出不窮,我們要做到不落伍,做到與時俱進,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養成樂於學習、善於學習的良好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立足當今社會,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吧,積極學習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謝謝大家!

  ***二***:點亮自信的燈

  英國作家狄更斯曾極其現實地說過:“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不為人知的自卑和痛苦。”我們也許不可避免地遭受命運的考驗,但是,我們必須點亮自信的燈,活出自已的精彩,就像培根所說:“深窺自己內心,你會發覺一切的奇蹟在你自己。

  自信的人格更有魅力。

  自卑者,總是缺乏勇氣,任何事連試一試的勇氣都沒有,他已經先擇了失敗,他給人的感覺總是垂頭喪氣,優柔寡斷;自信者不同,他能意識到自己的價值,他在潛意識中已經給自己下達命令:我肯定行!自信者總是朝氣蓬勃,沉著淡定,就如蕭伯納所說:“我喜歡和人交談時,他的雙眼能直視我。”自信者更加不懼失敗,更加有勇氣去直麵人生,所以自信者的人格更具魅力。

  自信讓你的生命減少遺憾。

  1951年英國女醫生弗蘭克林無意中發現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由於她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一名醫生,她缺乏那種自信,她也就放棄了繼續研究的念頭。後繼的科學家將這一重大發現證明出來後,都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物學獎。就是因為缺乏自信,讓弗蘭克林與成功失之交臂。同樣也是英國的一位醫師琴納,他憑藉他的自信,開啟免疫學的大門。他用牛痘接種患天花的病人,並因此拯救無數人的生命。哪怕你只是平凡的人,你擁有自信,你就可以像蕭伯納說的“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最重要的是要正視自己的價值,只要路是對的,就別管別人怎樣看你。

  自信使你的心靈更強大。

  生命沒有給你留下完美,但並不意味你要選擇自卑。你並不註定是平庸的個性。外界所給你的,是你無法改變的,但你自信卻給你更多籌碼,來贏得你的人生。自信能讓你懂得,你有創造力和影響力,你有克服一切困難的能力,所以你的心靈會更加強大。遭到失敗時,你知道你還有成功的可能;面對挑戰時,你知道你有必勝的決心;處於抉擇時,你知道你有處事的果斷和冷靜。

  不管是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還是我們這些快要步入高三的學生,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態。點亮自信的燈,我們才能照亮腳下的路;點亮自信的燈,我們才能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價值;點亮自信的燈,我們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三***:為樂趣而讀書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為樂趣而讀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讀書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的產權。

  “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高爾基先生的名言,簡潔地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讀書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魯迅先生從小把書當作寶貝一樣愛護,他不僅愛看書愛買書,也愛抄書。每當過年時大人給他的“壓歲錢”他一直攢著買書看,他還把書保護的乾乾淨淨。魯迅先生他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他那寶貴的書,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魯迅先生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文豪。

  讀書有很多好。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卷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才思敏捷;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累,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我們可以用午休、放學做完功課以後、節假日等點滴時間來讀書。每天一小時,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當淡淡的油墨香在空氣中瀰漫,我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專注地翻閱自己喜愛的書籍,體會作者的感情,尋找與作者的共鳴,這時,你就會發現,讀書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就能永久享受到這種讀書的喜悅。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侷限於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麼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每一個學生要在書籍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生活。把讀書,應視為自己的樂趣。

  2011年中國18到70週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35本。這體現了我們閱讀量的嚴重不足,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謹代表校學生會在此衷心提倡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藉著“世界讀書日”這個日子,用心感受書中的道理,體會讀書的快樂,讓書真正成為我們的好夥伴,併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看過的人還看了: